凭祥100元3小时约,凭祥叁小时一百元相约
凭祥这个边陲小城,总有些让人意想不到的遇见。那天朋友神神秘秘地说要带我去体验"凭祥100元3小时约",我脑子里立刻冒出各种猜测——是茶馆听戏?还是按摩放松?结果他领着我拐进老街深处,掀开一家竹编作坊的蓝布门帘。
作坊里坐着叁位头发花白的老师傅,正低头编着竹篮。李师傅抬头冲我们笑笑:"每人一百块,叁小时包教包会,编好的篮子还能带走。"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凭祥叁小时一百元相约"的真实模样。
竹丝在指尖跳舞
刚开始我连竹丝都捏不稳,李师傅就手把手地教:"挑一压叁,转圈要稳。"他粗糙的手掌像老树皮,可竹丝在他指间听话得像流水。编到第叁圈,我的手指已经被竹丝划出两道红痕。旁边的大妈笑着递来胶布:"姑娘第一次来吧?我们每周都来,这手艺再不学就要失传咯。"
窗外的摩托车轰隆隆开过,作坊里却只听得到竹丝摩擦的沙沙声。李师傅忽然停下手中的活计,望着墙上的老照片发呆:"我爷爷那会儿,整条街都是编竹器的。现在嘛..."他摇摇头,又把一根竹丝递过来,"试试编鱼鳞纹?"
说来也怪,重复的动作反而让人静下心来。看着竹篮渐渐成形,居然比完成工作报告还有成就感。朋友凑过来看我歪歪扭扭的作品,打趣道:"你这篮子装鸡蛋怕是要漏呢。"满屋子的人都笑起来,连窗台上的狸花猫都懒洋洋地甩了甩尾巴。
时光在经纬间流淌
不知不觉两小时过去,我的竹篮终于有了模样。李师傅接过手帮我修整边缘,突然说起他年轻时的事:"1985年我到南宁参加工艺展,带着叁十只蝴蝶竹编。那时候的凭祥100元3小时约这样的活动还没兴起,但来看手艺的人从街头排到街尾。"他眼睛亮了一下,随即又黯下去,"现在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学这个喽。"
最后收口时,李师傅教了个绝活——把最后叁根竹丝编成玫瑰花结。"这可是我们凭祥叁小时一百元相约的独家彩蛋。"他眨眨眼,像个分享秘密的孩子。当我捧着成品对着光看,那些交错的竹丝竟真像开在篮底的朵朵小花。
临走时,李师傅往我篮子里放了把野山杏:"新篮子要喂点东西才结实。"朋友边付钱边念叨:"比喝奶茶有意思多了。"我看着掌心的竹刺,忽然想起李师傅说的——机器编的篮子光滑,但缺了人手的温度。这话听着像是在说手艺,又像是在说生活。
回程路上,摩托车驶过新建的购物中心,玻璃幕墙亮得晃眼。我抱紧怀里的竹篮,竹香混着山杏的酸甜气息飘散开来。或许下个周末,该带更多朋友来体验这场特别的凭祥100元3小时约,毕竟这样带着竹香的故事,不该只留在老师傅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