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100元钱一次的女农民工到哪找,附近哪里有这样的女工
南雄的街头景象
走在南雄老城区的巷子里,总能看到些蹲在路边等活干的大姐。她们大多四十来岁,皮肤晒得黝黑,手里拎着个布包,里面装着干活用的手套和毛巾。有次我问旁边小卖部老板,这些大姐一天能挣多少。老板撇撇嘴说,要看运气,好的时候两叁百,没活的时候可能就蹲一天。
前两天在菜市场门口,听见两个大姐在闲聊。穿红衣服的那个说今天接了叁个活,都是打扫卫生的,挣了180。另一个叹了口气,说今早有个男的问她100块钱做不做,她犹豫了半天还是没接单。我在旁边挑水果,听到这话心里咯噔一下。100块钱现在能做什么呢?买两斤排骨都要叁四十了。
这些女工大部分都是从周边乡镇来的,家里孩子在上学,老人要照顾。种地挣不着钱,进城找活儿又没门路,只能在街边等着。她们会泥瓦工、刷墙、搬家,有的还会做家政。但很多时候,雇主就是看准她们急着用钱,把工钱压得很低。
昨天在解放路转角,看见个大姐坐在台阶上啃馒头。我问她怎么不去劳务市场登记,她苦笑着说劳务市场要收中介费,而且好活儿都让熟人介绍完了。像她们这样没关系的,只能在街边碰运气。“有时候一天都等不到一个活儿,心里急啊。”她说这话时,眼睛一直盯着来往的路人。
找活干的辛酸
其实在南雄想找女农民工干活,真不用特意去什么地方找。早上六七点,去建材市场门口转一圈,总能看见十几二十个女工在那儿等着。她们带着各式工具,有的还自备安全帽。不过现在活儿越来越少,工钱也越压越低。
我认识个姓李的大姐,她说最怕遇到赖账的雇主。上个月给一家新装修的店面打扫,说好150块,干完活老板非要扣50,说是玻璃没擦干净。“明明是他用的清洁剂不行,反而怪我们没擦干净。”李大姐说着说着眼圈就红了。这50块钱,够她儿子一个星期的午饭钱了。
现在很多女工都学聪明了,开始固定给几个老主顾干活。虽然工钱可能低点,但至少不会白干。有个王姐跟我说,她长期给叁家做保洁,每周轮着来,勉强能维持生活。“总比在街上干等强,有时候等一天都等不到活儿。”
说到女农民工的工钱,确实让人心疼。搬一天水泥,手都磨破了,也就挣个一百多。要是遇到刮风下雨,根本出不了工。她们住的地方也简陋,几个人合租个单间,省下钱寄回老家。
前两天路过人民公园,看见几个女工坐在树荫下吃盒饭。她们说现在年轻人都用手机找活,她们不会用那些软件,只能靠老办法。有个大姐掏出个破旧的本子,上面记着以前雇主的电话。“没事就打打电话,问问有没有活干。”她说这话时,眼神里带着期待。
说真的,在南雄要找这些女工干活,随便哪个工地门口、建材市场周围都能找到。她们大多实在,干活卖力,就是不太会说话。有时候看她们在太阳底下等活,心里真不是滋味。要是家里条件好,谁愿意受这个罪呢?
现在很多老城区改造,其实需要不少临时工。要是能有个正规的渠道,让这些女工和雇主都能放心,那就好了。既不用担心找不到活,也不用担心被欠工钱。可惜啊,这样的渠道太少了。
昨天在中山路,又看见那个穿红衣服的大姐了。她今天看起来挺高兴,说是接了个大单,要给新开的店铺做清洁,能挣两百多。看着她快步走远的背影,我在想,也许明天会更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