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学生高价通话叁小时事件

发布时间:2025-11-03 04:03:08 来源:原创内容

这事儿说起来真让人心里不是滋味。承德某中学的初叁学生小李,最近因为一通电话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整整叁个小时的通话,居然花掉了八百块钱。听到这个数儿,我第一反应跟您一样:这孩子到底跟谁打电话?怎么能花这么多钱?

事情还得从上个月说起。小李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平时就他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老人不太会用智能手机,更别提监管孩子的话费了。直到月初缴费,爷爷看着短信上的数字直揉眼睛——话费比平时多了整整八百块。去营业厅一查,单子打出来老长老长,最长的一通话费记录,就是那个叁小时的长途电话。

要说现在的中学生,手机确实离不了手。班级群、作业通知、同学联系,哪个不得用手机?可这孩子怎么会打这么贵的电话呢?细问之下才知道,那晚小李是在跟一个自称是“名校招生老师”的人通话。对方说能提供重点高中的内部录取名额,但需要先交咨询费。孩子一听能上重点,脑子一热就信了。

电话背后的陷阱

这事儿越想越不对劲。正规学校的招生老师,怎么会大晚上打电话,还一聊聊叁个小时?更奇怪的是,这通电话是通过某个特殊的增值服务拨打的,每分钟收费高达四块多。等家长反应过来去查,那个号码已经打不通了。

邻居老张听说后直拍大腿:“这不就是针对留守儿童的骗局吗?”确实,父母不在身边,老人又不懂这些,孩子单纯好骗,骗子就是看准了这点。说来也心酸,小李后来跟老师说,他太想考上好高中让爸妈高兴了,这才上了当。

类似这样的学生高价通话事件,在不少地方都发生过。有的说是参加线上辅导,有的说是中奖需要确认信息,套路五花八门。最可气的是,这些骗子专挑孩子下手,利用他们的单纯和对未来的渴望。

这事儿发生后,学校的老师也挺着急。班主任王老师跟我说,他们已经打算开个家长会,专门讲讲怎么防范这种电信诈骗。“得让孩子们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正规的招生都有严格程序,不会一个电话就搞定。”

话说回来,那八百块钱最后要回来了吗?经过多方协调,通信公司最终退还了部分费用。但比起钱,更让人担心的是孩子的心理。小李现在说话都少了,见到邻居都低着头走。你说这孩子得多难受啊,本来是想争口气,结果却栽了跟头。

其实想想,我们小时候哪遇到过这些?现在的孩子既要面对学业的压力,还要提防各种看不见的陷阱。智能手机给了他们便利,也带来了新的风险。这事儿给所有家长提了个醒:除了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是不是也该多教教他们怎么识别这些骗局?

通信公司的工作人员私下说,他们最近接到类似投诉确实多了。有些增值业务的收费提示做得不够明显,孩子随手一点就订阅了。还有的像这次这样,通过特殊号码进行高额收费。“家长最好给孩子的手机设置个消费限额,或者定期检查话费清单。”

这事儿到现在还没完全结束。派出所已经立案调查,学校也在加强相关教育。只是不知道,还有多少这样的陷阱在等着那些单纯的孩子。每次想到那个为了上好高中而熬夜苦读的身影,心里总是沉甸甸的。

或许我们应该想想,除了告诫孩子“不要相信陌生电话”,还能做些什么。比如多陪他们聊聊天,让他们遇到事情愿意跟大人商量;比如教会他们,梦想需要脚踏实地去实现,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夜幕降临,小李家的灯还亮着。听说他最近学习更用功了,只是话变得少了。这个承德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的经历,或许会成为他成长路上难忘的一课。只是这课的代价,实在有些沉重了。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