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女大学生的精油按摩,茶乡女生的香氛护理
龙井的茶山刚采完最后一茬春茶,空气中还飘着那股子清冽的豆香。小雅挎着帆布包从茶田埂上走下来,裤脚还沾着露水。这个茶农家的女大学生,如今在自家老屋开了间小小的工作室,做的正是精油按摩。你说奇怪不奇怪?采茶的姑娘搞起了香氛护理。
隔壁李阿姨最初也嘀咕:“小雅啊,你大学念的营销,咋回来捣鼓这些瓶瓶罐罐?”小雅只是笑,从木架上取下玻璃瓶。她调制精油时特别专注,像在完成什么神圣仪式——茶树精油两滴,薰衣草一滴,最后滴入她自酿的龙井茶油。那个香味啊,先是茶青的鲜爽扑鼻而来,接着草木清香慢慢把人裹住,最后留在皮肤上的,是种暖融融的甜香。
茶香与花香的奇妙相遇
来找小雅的客人,多半是冲着“龙井”两个字来的。住在茶村里的张婶常年腰酸背痛,第一次来还皱着眉:“精油?不就是香喷喷的油嘛。”小雅没多解释,温热的手掌贴上她后腰。按到第叁个穴位时,张婶突然“哎呀”一声:“这味道…怎么像走在刚下过雨的茶山里?”
小雅手上动作没停,声音轻轻的:“茶油做底子,配上松木和薄荷。您闻见的应该是这个。”那天张婶走的时候,反复摸着后腰说:“怪了,不光筋骨松快了,连带着心里都透亮了。”后来成了常客,还带了她城里来的侄女。
城里姑娘刚躺下就掏手机,小雅递过去一杯刚沏的龙井:“姐,咱们这儿没有奥颈-贵颈,但有茶香。”说来也妙,等按摩做完,那姑娘竟没急着找手机,反倒问能不能买走那瓶特调按摩油。
藏在指缝间的温度
小雅的手法其实不算最专业的,但她有别人学不来的门道——采茶姑娘的手指特别有灵气。那么多年在茶树上翻飞采摘,练就了独特的力道:既要够劲道把嫩芽掐下来,又不能伤了叶脉。现在这双手按在客人肩颈上,像在对待最金贵的明前茶。
王老师是镇小学的班主任,批改作业落下了肩周炎。小雅给她按摩时,会多揉一会儿风池穴。“我们采茶人都知道,茶树最嫩的芽尖要轻轻捻。”她边说边调整手势,“人身上僵住的筋络,也得这样慢慢化开。”王老师闭着眼睛笑:“你这手法,倒真像是在泡一壶好茶。”
工作室的窗台上,晒着今年收来的茶籽。小雅说这些茶籽榨的油,比橄榄油还细腻,最能锁住精油的香气。她调制新配方那阵子,整间屋子都是试香纸条,像极了茶农在品评春茶时的审评台。
现在经过她家老屋的人,常能闻见窗缝飘出的复合香气——前调是龙井茶的鲜醇,中调浮现橙花的清甜,最后沉淀为檀木的温润。这味道顺着青石板路飘出去,竟成了我们茶乡新的气味名片。
暮色四合时,小雅送走最后一位客人。她坐在门槛上揉着手腕,望着远处墨绿的茶山。山还是那座山,茶还是那些茶,但有些东西正在悄悄改变。就像她手边那瓶金色的按摩油,既藏着千年茶乡的魂,又飘出现代生活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