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州汽车东站小巷子多少钱,孟州车站附近小巷价格

发布时间:2025-11-02 19:26:54 来源:原创内容

巷子里的生意经

那天在孟州汽车东站送完朋友,正准备往外走,一抬眼就看到出站口对面那条窄窄的小巷子。说实在的,每个城市的车站旁边,好像都有这么几条巷子,看着不起眼,里头却藏着不少小店,卖啥的都有。我寻思着时间还早,就打算进去溜达溜达。

刚走进去没几步,就听见旁边有两位拖着行李箱的大哥在打听什么。其中一位操着外地口音,挺直接地问旁边小卖部的老板:“师傅,跟您打听一下,咱这孟州汽车东站小巷子多少钱啊?”他这话一问出来,我心里也“咯噔”一下,对啊,这巷子里的东西,到底是个什么行情呢?

那老板是个实在人,一边整理着货架上的矿泉水,一边慢悠悠地回答:“这可就不好说喽,你得看是啥东西,在哪家店。”他伸手指了指巷子深处,“喏,往里走,有卖早饭的,五六块能管饱;也有卖手机配件的小摊,几十块的也有。你要是问别的大件,那我可就说不准了。”

听他这么一说,我倒是来了兴趣,干脆顺着巷子往里走。这巷子不深,但两边密密麻麻开了十几家小店。有挂着“正宗逍遥镇胡辣汤”招牌的早餐铺子,热气腾腾的;有卖各种编织袋和背包的杂货店;还有几家小小的招待所,门口挂着今日有房的牌子。

我在一个卖袜子手套的小摊前停下来,随口问了问价格。摊主大姐挺热情,说棉袜十块钱叁双,劳保手套十五块一双。“我们这店开了十几年啦,做的就是街坊和你们这些过路客的生意,价钱实在,不唬人。”她说着,指了指旁边一家已经关门的店铺,“那家就不行,以前专坑生客,一碗面敢卖别人叁十,没半年就开不下去喽。”

这话说得在理。车站旁边人来人往,做的大多是“一次性”买卖,但要想长久,还真不能看人下菜碟。我又想起刚才那位大哥问的孟州车站附近小巷价格,现在看来,这个问题还真不是一个数字能回答的。

再往前走,看到一家理发店,玻璃门上贴着“快剪十五元”的红纸。我推门进去,老师傅正给一个看起来像长途司机模样的人理发,动作麻利得很。“我们这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就简单修剪,十来分钟完事。”老师傅手上的推子“嗡嗡”响着,“很多赶车的朋友图个方便,剪完就走,不耽误事。”

坐在旁边等了一会儿,我跟老师傅闲聊,问他这巷子里的生意好不好做。他笑了笑,说勉强糊口吧。“租金比大街上便宜,来的多是熟客和赶时间的人。价钱定高了,人家下次就不来了,说不定还在网上给你写个差评,划不来。”

这话倒是提醒了我,现在智能手机普及,随便一家小店都能在网上找到评价。价格不公道,服务不到位,旅客手指一动,发个点评,这生意可就难做了。

从理发店出来,又在巷子里转了一圈,看到几家小饭店门口都明码标价地贴着菜单,价格确实比主街上的餐厅要实惠些。特别是那种两荤一素的快餐,十五块钱一份,米饭还管饱,难怪不少穿着工作服的人在这里吃饭。

回到汽车站广场,我又看到刚才那两位打听价格的大哥,他们已经在巷子口的快餐店里吃上了饭,边吃边点头,看样子是对价格和味道都挺满意。

这一趟走下来,我对孟州车站附近小巷价格这个问题,算是有了点实际的感受。它不是简单的贵或便宜,而是看你要什么,在哪家店买。总的来说,大部分店家还是实在做生意的,毕竟在车站这个窗口地方,口碑比什么都重要。

太阳渐渐西斜,我也该回家了。回头再看看那条小巷,在夕阳下拉出长长的影子,各家店铺的灯已经陆续亮了起来,准备迎接傍晚的客流。这条普普通通的小巷,就这样日复一日地运转着,满足着南来北往旅客的各种需要,也成了孟州汽车东站旁边一道独特的风景。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