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品茶自带工作室,丽水品茗自备茶室雅集

发布时间:2025-11-03 13:57:47 来源:原创内容

朋友神秘兮兮地发来定位时,我正对着窗外连绵的雨发呆。手机屏上跳出一行小字:“丽水品茶自带工作室,来不来?”后面还跟着个俏皮的表情。说来也怪,这名字听着就让人心里泛起暖意,仿佛隔着屏幕都能闻到茶香。

工作室藏在老居民楼的绿荫深处,推开虚掩的木门,紫砂壶正咕嘟咕嘟冒着热气。主人是位穿亚麻衫的年轻人,正在整理博古架上的茶饼。“随便坐,我们这儿是丽水品茶自带工作室,大家图个自在。”他指了指墙边堆着的几个棉纸包,“今早刚有位客人拎着武夷山的老水仙来,等会儿水开了一起尝尝。”

茶香里的相遇

窗外雨声渐密,茶台旁却格外安宁。穿藏青旗袍的女士从手织布袋里取出白瓷罐,指尖轻推:“自家烘的九曲红梅,试试?”陶壶高冲低斟时,她忽然说起这茶树的来历——是她外婆年轻时种在院墙边的,每年清明前后,全家老小都要帮着采茶。琥珀色的茶汤在杯中转着圈儿,我好像看见江南老宅里,竹匾上茶叶正静静舒展着身子。

斜对角的大学生迫不及待打开牛皮纸包:“这是我爸爬了叁小时山采的野生茶!”叶片形状狂放,茶汤却清冽如山泉。他说起和父亲在云雾里找茶树的经历,手舞足蹈比划着露水打湿裤腿的冰凉触感。主人笑着往公道杯里添水:“所以咱们这丽水品茗自备茶室雅集妙得很——每片茶叶都带着故事呢。”

穿工装的大哥抿了口茶突然感慨:“比单位茶水间的袋泡茶有魂多了。”他每周都来,有时带凤凰单丛,有时是隔壁县茶农送的炒青。有回他忘带茶叶,主人直接塞给他半包肉桂:“茶嘛,就是要分着喝才香。”

雨点敲着芭蕉叶,满室茶气氤氲。穿旗袍的女士指尖抚过杯沿:“小时候总嫌外婆制茶麻烦,现在自己竟学会守着炭火摇青了。”她手腕轻转演示着动作,袖口掠过一缕甜香。大学生追着问摇青技巧,大哥插话分享他失败的焙火经历,主人适时递来新换的闻香杯。茶台变成没有脚本的舞台,每个人都是主角。

茶歇时瞥见博古架后的照片墙。叁月杏花树下铺着茶席,盛夏荷塘边摆着茶具,深秋银杏叶洒满石案。原来这方天地早已见证无数这样的午后——陌生人因茶相聚,又在茶香中熟稔如故交。

暮色渐浓时,雨停了。大学生把剩下的野生茶分装成小包塞给大家,大哥约着下周末去淘茶具。我握着变得温热的茶杯,忽然理解主人说的“茶自会安排相遇”。当每个人郑重其事地从行囊里取出珍藏的叶片时,带来的不只是茶,更是愿意与陌生人分享的、滚烫的生活碎片。

走出单元门,晚风里飘着栀子花的味道。手机震了一下,那位朋友发来消息:“怎么样?”我回头望了望亮着暖灯的窗户,慢慢敲下回复:“像去了趟很远的地方旅行,虽然其实只隔着叁条街。”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