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崇州火车站旁的小街道

发布时间:2025-11-03 04:59:24 来源:原创内容

崇州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

走出崇州火车站出站口,隔着广场就能望见马路对面那条小巷。青灰色墙面上爬着些斑驳的痕迹,巷口晾着几件微微晃动的衬衫,有个老太太正坐在竹椅上摘豆角。和身后崭新的车站大楼比起来,这儿像被时光悄悄藏起来的旧书签。

我刚踏上巷口的石板路,油炸食物的滋滋声就混着豆瓣酱的香气飘过来。叁轮车夫把车停在巷子拐角,正捧着搪瓷缸子吃饭,抬头对我笑了笑。这种扑面而来的生活气,让人不由自主放慢脚步。巷子不宽,两侧小楼阳台几乎要碰在一起,晾衣杆横七竖八撑着,偶尔滴落的水珠在阳光里闪一下。

杂货店老板娘在柜台后边打毛线,看见我在看冰柜,头也不抬地说:“绿豆汤今天熬得浓。”这种熟稔的语气,倒像我是常来的邻居。店门口摆着五颜六色的塑料盆,几袋大米靠墙站着,价格是用粉笔写在硬纸板上的。在这条崇州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里,时间仿佛还停留在用现金找零的年代。

转弯处的风景

再往深处走,巷子忽然有个温柔的转弯。转角有家修鞋摊,老师傅鼻梁上架着老花镜,正给一只棕色皮鞋换底。他脚边堆着各种皮料,锤子起子散落在木箱里,摊子前的小板凳油光发亮。我站在那儿看了会儿,他举起修好的鞋对着光检查,那个专注的神态,让人想起以前工匠对着成品端详的模样。

两个小孩追逐着跑过,书包在背后一跳一跳。他们熟练地绕过路面凹陷处,消失在另一扇门里。这里的孩子大概从小就知道哪块石板松动了,哪家厨房下午会飘出葱油饼的香味。生活在崇州火车站旁的小街道,他们拥有与车站旅客完全不同的童年地图。

巷子中段有口老井,虽然早就不用了,井口还是被磨得光滑。几个老人坐在井沿上下象棋,蒲扇搁在膝盖上。穿堂风从巷子这头溜达到那头,带着各家厨房隐约的响动。谁家在炒辣椒,呛得路过的人加快脚步,却又忍不住多吸两口这熟悉的烟火气。

我发现这条巷子和火车站形成了奇妙的共生。巷子这头还在用搓衣板洗衣服,那头就能听见高铁进站的广播。现代与传统在这里找到了某种平衡,谁也不打扰谁。

傍晚时分

天色渐晚,巷子开始换上另一副面貌。窗口陆续亮起暖黄色的灯,抽油烟机的声音此起彼伏。放学回来的中学生把自行车靠在墙边,冲着楼上喊:“妈,我饿了!”这种直接了当的撒娇,大概只有在这种老巷子里才显得如此自然。

水果摊亮起灯泡,老板把不太新鲜的水果单独摆出来,便宜处理。几个刚下班的年轻人站在摊前挑橘子,互相抱怨今天的工作。而在他们身后,崇州火车站大楼灯火通明,准备迎接晚高峰的旅客。

我站在巷口回望,暮色中的小巷像一条温暖的河流。这里没有车站的匆忙和喧嚣,每扇窗后都在上演最普通的生活剧。也许明天这些居民中有人要搭乘早班车出门,但今晚,他们的世界就是这条不长的巷子。

离开时又经过那家杂货店,老板娘正在收晾在外面的拖把。她记得我,随口问了句:“绿豆汤好喝吧?”我点点头,她满意地转身进店。这种不经意的问候,让陌生的过客也瞬间成了这条街的一部分。

穿过马路回车站,再回头望去,小巷已隐入夜色,只有几盏路灯勾勒出它模糊的轮廓。这条崇州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像藏在现代交通枢纽旁的一片记忆绿洲,用自己特有的节奏,轻轻呼吸着。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