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州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连州站后巷的光阴

发布时间:2025-11-02 16:57:54 来源:原创内容

连州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

每次从连州火车站出来,我都不会急着去坐车。脚步总是不自觉地,就往车站后面那个方向拐。那儿藏着几条小巷子,和前面广场的宽敞明亮一比,仿佛是两个世界。说真的,我特别喜欢那儿的感觉。

一走进连州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时间好像就慢了下来。火车站前面是呼呼而过的车流和匆匆忙忙的旅客,可这儿呢,安安静静的。脚下的石板路被磨得光溜溜的,缝隙里还长着些青苔,下雨天走可得小心点,滑。两旁的房子都有些年头了,灰扑扑的墙面上留着雨水冲刷过的痕迹,像老人脸上的皱纹,每一道都藏着故事。

巷子两边住的大多是老住户了。午后,常能看到老人家搬把竹椅坐在门口,摇着蒲扇,眯着眼睛打盹儿。收音机里咿咿呀呀地放着粤剧,那声音混着巷子里的穿堂风,听着听着,心里的燥热就散了一半。偶尔有猫从矮墙上轻巧地跳过,瞥你一眼,然后高傲地消失在另一头。

我总在想,这些巷子见证了多少迎来送往啊。多少人提着大包小包,从这条巷子走向火车站,奔往远方;又有多少人带着一身风尘,从火车站出来,拐进这条巷子,回到熟悉的家。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扇木门,好像都浸透了这种期盼与等待的情绪。这悠悠的连州站后巷的光阴,就这么不声不响地流淌着,记录着普通人的悲欢。

声音与气味

巷子里的生活是带着声音和气味的。清晨,能听到邻居家切菜做饭的咚咚声,还有谁家母亲喊孩子起床的吆喝。空气中飘着早饭的香味,有时是白粥的清淡,有时是炒粉的油香。到了傍晚,窗户里透出温吞的灯光,炒菜的滋啦声和着饭菜的香气一股脑儿地涌出来,那种感觉,特别踏实,特别生活。

巷口有个修鞋的老师傅,他的小摊好像几十年都没变过样。他低头干活的时候,鼻梁上架着老花镜,手特别稳。你在他旁边的小凳子上坐一会儿,看他纳鞋底,听他聊几句对于这条连州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的老话,会觉得心里特别安宁。这种手艺,这种不紧不慢的节奏,在现在的大城市里,几乎已经绝迹了。

你说它旧吗?确实旧。墙皮有些剥落,电线在头顶交织得像蜘蛛网。但这份旧里,有一种温暖的底蕴。它不像那些被重新粉刷过的“古镇”,崭新得让人陌生。它就那么真实地存在着,带着烟火气,带着生活的毛边。

有时候我会停下脚步,就站在那里发一会儿呆。看着光影在斑驳的墙面上慢慢移动,从明亮到柔和。这条巷子,就像一个默默的旁观者,收藏了太多被站台喧嚣所掩盖的静谧时光。这份独特的连州站后巷的光阴,是任何繁华大街都替代不了的。

也许在很多人眼里,它不过是车站背后一片不起眼的旧角落。但对我而言,它是一处可以安放情绪的地方。每次路过,都像翻开了一本泛黄的旧书,书页里没有惊天动地的传奇,只有细水长流的日常,而这份日常,最是抚慰人心。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