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400一次的快餐是不是有点贵,吉安快餐400元一次是否偏高
吉安400一次的快餐是不是有点贵
最近在本地论坛看到有人讨论“吉安400一次的快餐”,说实话,第一眼看到这个价格,我筷子差点掉地上。咱们平常吃个隆江猪脚饭也就二十来块,这四百块一顿的快餐,到底是吃金子还是吃钞票?
先别急着下结论。我特意问了在餐饮行业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同学,他听完就笑了:“这得看碗里装的是什么货色。”他掰着指头给我算:要是用的础5和牛、现捞的东星斑、空运的松露,光成本就得占去大半。再加上私厨定制、专属配送这些服务,这个价在高端餐饮圈还真不算离谱。
不过话说回来,咱普通老百姓过日子,谁天天吃这些啊?街角王阿姨开了十年的小馆子,叁菜一汤才叁十八,米饭任装,汤免费续。同样是填饱肚子,这价格差着十倍不止。但转念一想,偶尔想庆祝个纪念日,或者谈笔重要生意,坐在雅致包厢里边看江景边品尝精致料理,那种体验确实不一样。
记得上个月帮朋友接待客户,选了家号称“快餐界的爱马仕”的店。打开黑漆食盒那刻确实惊艳:菜摆得像幅画,服务员还能把每道菜的典故讲得头头是道。客户吃得满意,合同当场就签了。这四百块花的,你说到底是贵在饭上,还是贵在那份体面和便利上?
其实说到吉安快餐400元一次是否偏高这个问题,关键得看从哪个角度衡量。对工地上的工友来说,这可能是叁天的工钱;对股市赚了钱的老饕来说,或许就是愿意为那口鲜味买单。市场经济最公平的地方就在于,有人敢卖,说明真有人买。
我有个做设计的朋友说得挺在理:“现在人时间最金贵。”他经常熬夜改图,第二天直接点个高端套餐送到工作室,省下出门排队的时间能多接个急单。这么算下来,这四百块反倒帮他赚得更多。你看,同样的消费,在不同人眼里价值完全不同。
说到这里,突然想起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有些年轻人过节不爱去网红店扎堆,反而乐意约在私房菜馆。虽说人均叁四百,但能安安静静说说话,食材品质也有保障。他们管这叫“情绪价值消费”,说得还真挺贴切。
当然啦,咱们讨论吉安400一次的快餐是不是有点贵时,也别光盯着价格标签。餐饮市场就像个百货商场,既有十块钱的盒饭,也有上千元的料理,各取所需才是常态。只要明码标价、货真价实,贵不贵的,终究是掏钱的人说了算。
下次再听到有人讨论吉安快餐400元一次是否偏高,或许我们可以换个思路:不是简单地用价格除以分量,而是想想这顿饭背后,还附赠了哪些看不见的价值。毕竟现在吃饭早就不单是为了果腹,有时候是社交,是放松,甚至是种生活态度的表达。
至于我自己嘛,发工资那天可能也会狠心试一次。毕竟生活总要有点仪式感,你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