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兵山新茶论坛,调兵山茶友交流会

发布时间:2025-11-03 16:26:40 来源:原创内容

这几天路过铁西工人文化宫,看到门口挂起了“调兵山新茶论坛”的红色横幅。说来也巧,正好遇见老茶友张师傅拎着保温杯往外走,他乐呵呵地朝我招手:“明天茶友交流会搞活动,来尝尝我新收的明前龙井?”

说起咱们这个茶论坛,最早就是几个老茶客在公园石桌上喝茶聊起来的。李大爷总爱捧着紫砂壶念叨:“茶这东西啊,得找懂的人一起品。”后来文化宫给了间活动室,慢慢就发展成了固定据点。上周我去的时候,屋里二十多人围坐成圈,电水壶咕嘟咕嘟冒着白气,那场面比过年还热闹。

茶香里的新发现

新来的小赵姑娘上回带了款桂花乌龙,刚打开棉纸包就满室生香。王姨捧着茶杯直感叹:“这茶香真透!”大家传看茶叶时发现,每片乌龙茶都裹着金桂花瓣,小赵说这是她特意从苏州茶农那儿订制的。那天我们尝着茶,不知不觉聊起了南北窨制工艺的差别,连退休的化学老师都忍不住分析起花香吸附的原理。

其实这样的场景在调兵山茶友交流会上挺常见的。有人带来老家亲戚寄的荒野白茶,有人分享结婚时存的普洱饼,每片茶叶背后都连着故事。上次刘老板泡八十年代的老茶砖,褐色茶汤在白瓷杯里泛着琥珀光,他摸着茶海边缘说:“这茶比我儿子岁数都大。”

现在每个月第叁个周末,文化宫二楼的窗户总是透着暖光。路过的人常能闻到随风飘来的茶香,有时是清新的炒豆香,有时是醇厚的蜜糖香。新来的朋友刚开始还拘谨,等叁杯茶下肚,话匣子就打开了。上周那位开车来的沉阳茶商,原本只是顺路送茶叶样品,结果坐下喝了半小时茶,临走前非要给大伙儿留下半罐凤凰单丛。

记得去年冬天特别冷,活动室里却暖融融的。李大姐用建水陶壶煮着陈皮普洱,蒸汽顶着壶盖轻轻作响。我们七八个人围着檀木茶盘,看窗外飘着雪花,手里捧着温热的茶杯。那种由内而外的暖意,现在想起来还觉得真切。

前两天遇到社区工作人员来走访,她看着墙上的活动照片说:“你们这个茶论坛真成精神文化站了。”其实对我们这些茶友而言,这儿更像是城市里的桃源。不需要太多规矩,只管烧水泡茶,让茶叶在杯中舒展,让话题随茶香流淌。就像老张常说的:“好茶喝的是滋味,更是这份自在。”

茶凉了再续水,人散了再相聚。下周六又要办品鉴会,听说这次有茶友带来了磻溪产的寿眉。保温杯里刚泡开今春的碧螺春,我看着舒展的嫩芽在杯中起伏,忽然觉得这座小城的茶香,似乎比往年更浓了些。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