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品茶上课,阜阳茶道学习体验

发布时间:2025-11-02 23:56:42 来源:原创内容

那家藏在老城区的茶室,推开门就闻到一股淡淡的香。不是那种冲鼻的味道,是若有若无的,像把春天早晨的露水味儿和炒米香混在了一块儿。木桌子磨得发亮,上面摆着套青瓷茶具,老板正在不紧不慢地用热水烫杯子。

“先看叶子,”他捏起一小撮干茶放在茶则上递过来,“咱们阜阳人喝的这个,是本地山上产的,叶子蜷得像小螺丝。”我凑近看,还真是,墨绿墨绿的带着层白毫,跟店里挂的那幅山水画一个色调。

水温这事儿有讲究

热水冲进盖碗的瞬间,香气“呼”地就起来了。老板说你可别急着喝,然后做了个让我意外的动作——他把头一道茶汤直接倒掉了。“这叫醒茶,”他笑着解释,“就像叫人起床,得轻轻地推两下。”我心想这比喻真贴切,茶叶在罐子里睡了那么久,确实该温柔点儿叫醒。

真正喝到嘴里那口茶,喉咙里先感觉到的是微苦,然后舌根慢慢泛出甜味。老板说这就对了,好茶都这样,先苦后甜跟过日子似的。他泡茶的手特别稳,往公道杯里倒茶汤时,那条细流从来没断过。

隔壁桌来了对老夫妻,老大爷熟门熟路地指点老伴:“这泡该快点儿出汤了。”老太太试了一口直点头。看来这阜阳品茶上课的事儿,还真不是年轻人的专利。

原来拿杯子也有说法

轮到我自己动手,才发现看着简单的事都不简单。光拿盖碗就烫了两次手,老板赶紧示范:“拇指中指捏边沿,食指压盖子,留条缝刚好让茶汤出来。”我笨手笨脚地试,茶水还是从缝里漏得到处都是。

不过慢慢找到感觉后,倒真体会到了乐趣。看着金黄透亮的茶汤从盖碗溜进公道杯,再分到各个小杯里,心里特别踏实。这种阜阳茶道学习体验,比光坐着喝有意思多了。

茶泡到第五泡,味道淡了,可香气还缠在舌头上。老板又往壶里添了次水:“别看现在淡了,仔细品品,是不是有种甘蔗水的清甜?”我咂咂嘴,还真是。

窗外天色渐渐暗下来,茶室里的灯暖黄暖黄的。有人轻声讨论着刚才那泡茶的回甘,有个姑娘在笔记本上记着什么。我想起老板说的,喝茶不光是解渴,是让日子慢下来。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人愿意花个下午,来参加这样的阜阳品茶上课。

走出茶室时嘴里还留着那缕甜,顺手带了包茶叶。明天上班估计又要忙得团团转,但至少现在知道了,有个地方能让人安安稳稳地喝完一杯茶。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