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品茶工作室,湖州茶艺工作室
最近路过湖边街,发现新开了一家湖州品茶工作室。门面不大,但隔着玻璃就能闻到隐隐茶香。正好走累了,便推门进去坐坐。
店主人是位穿着棉麻衫的年轻人,正在给客人演示如何温杯烫盏。他见我进来,抬头笑了笑:“先随便看看,水刚滚,待会尝尝我们今年的安吉白茶?”这种不紧不慢的招呼方式,反而让人觉得很舒服。
不只是喝茶的地方
等待的工夫,我环顾四周。原木架子上摆着各式茶罐,墙上有手写的茶叶介绍,角落还设了个小茶席。和传统茶馆不同,这里没有喧哗的麻将声,也没有烦人的推销。几个客人散坐在窗边,安静地品茶看书。
店主送来茶时,我忍不住问他:“你这儿和别的茶馆不太一样啊。”他边斟茶边说:“我们更想做个湖州茶艺工作室,不光卖茶,主要想分享怎么把茶泡好。您看这白茶,水温太高就糟蹋了。”
茶汤清亮,入口鲜爽。确实,在家里我从来泡不出这个味道。
后来常去坐坐,慢慢发现了更多门道。原来他们每周都有茶艺小课堂,教大家辨识茶叶、掌握水温、练习冲泡。有次碰到个大姐,她说刚开始连绿茶红茶都分不清,现在都能给家人泡工夫茶了。
这种模式挺有意思的——它不像生意,倒像是爱茶人的俱乐部。来了都是客,坐下就是朋友。聊茶经,聊生活,偶尔也聊聊烦恼。在茶香氤氲里,很多事好像都变得简单了。
记得有回下雨天,店里就我和店主两个人。他正在整理新到的紫砂壶,我随口问了句:“开这么个店能赚钱吗?”他擦拭着壶身,想了想:“够生活。但比赚钱重要的是,每天做的都是自己喜欢的事。”
这话让我思考了很久。如今满大街的奶茶店,都在追求快速出品、网红效应。而这家湖州品茶工作室,却固执地守着传统的泡茶方式,耐心地等待每一片茶叶舒展。
慢慢地,我也学会了区分炒青和烘青,知道了什么叫“凤凰叁点头”。更重要的是,开始懂得在忙碌生活中留出片刻安宁。周末的下午,来这里喝杯茶,成了我最舒心的习惯。
前两天带朋友去,他好奇地问店主:“你们到底是卖茶还是教茶?”店主正在给新到的茶叶分类,头也不抬地笑道:“我们分享一种生活方式。您觉得呢?”
朋友临走时买了套茶具,说也要在家里弄个小茶席。看来,好的东西自然能感染人。
这大概就是这家店的魅力所在——它不急着告诉你什么大道理,只是安静地准备好茶,等你来发现。在快节奏的城市里,能有这么个让人慢下来的角落,确实是件美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