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海选场子,化州选秀活动现场
化州这个粤西小城向来宁静,今天文化宫侧门却格外热闹。下午叁点半,几位拎着琴盒的年轻人聚在树荫下张望,有个穿碎花裙的姑娘正反复整理裙摆。保安老陈靠在电动门上搭话:"海选两点就开始咯,你们这些后生仔倒是沉得住气。"
二楼排练厅临时改成的等候区里,空调嘶嘶吐着凉气。穿文化衫的工作人员举着名单穿梭,时不时喊出几个名字。角落有个短发女孩在默记歌词,手指不停卷着乐谱边缘。旁边戴鸭舌帽的男生突然压低声音:"听说评审里有省歌舞团的老师..."这话像石子投进池塘,让周围几个选手不约而同直起了腰。
舞台上的叁十秒
隔音不太好的评审间隐约传来歌声。每当房门开合,等候区立刻安静得能听见电风扇转动的嘎吱声。穿民族风长裙的姑娘刚推门出来,立刻被同伴围住。"怎么样?""就唱了半首《茉莉花》",她捏着号码牌的手心还沾着亮晶晶的汗,"评审让即兴试了高音区,说我的音色..."话没说完又被新的点名打断。
留着山羊胡的评审揉着太阳穴喝浓茶,手边的评分表已经堆起小丘。他转头对旁边记录的小姑娘感慨:"今年化州海选场子比去年多叁成报名者,刚才那个唱雷剧选段的小伙子,要是换气再练练..."话音未落,下个选手推门时带进了走廊喧闹的余音。
墙边矿泉水箱不知何时见了底。工作人员小跑着搬来新箱子,塑料膜撕开时发出刺啦声响。有个母亲追着穿背带裤的小男孩穿过走廊,孩子胸前的号码牌在跑动中翻飞如蝶。
后台的偶然相遇
消防通道里飘着淡淡的烟味。两个中年乐手靠在楼梯间聊天,萨克斯管箱靠在褪色的灭火器旁。"当年我们在工人文化宫演出,台下观众能把巴掌拍红",穿辫辞濒辞衫的乐手弹了弹烟灰,"现在化州选秀活动现场见到的后生,设备比我们那会儿高级多了。"他的同伴刚接话,就被走廊里突然响起的竹笛试音打断。
更衣室帘子后面,叁个跳街舞的少年正检查腰包里的松紧带。戴发带的男孩突然叹气:"要是阿杰没去广州打工,咱们组合就齐了。"另外两人沉默地调整护膝,窗外飘来露天舞台试音响的鼓点。
文化宫后门的石阶上,几位老人家摇着蒲扇看热闹。穿香云纱衫的阿婆指着宣传板:"我孙女说这是化州海选场子,要选人去省里比赛哩。"她的同伴眯眼望着彩旗:"比过年唱大戏还热闹,刚才那女仔唱的《万水千山总是情》,倒是没走调。"
暮色渐浓时,工作人员开始拆卸指引牌。有个落选的小姑娘独自坐在花坛边,手机屏幕在昏黄光线下明明灭灭。她突然站起来拍拍裙子,对着文化宫鎏金门牌轻轻说了句:"明年再来。"夜风卷走这句呢喃时,二楼某间屋子还亮着灯,评审组正在为某个直接晋级名额争论不休。
文化宫斜对面的糖水铺忽然涌进不少选手。穿汉服弹古筝的姑娘与玩说唱的脏辫男孩拼桌,银耳羹的热气模糊了妆容各异的年轻面孔。老板娘往冰柜补货时听见他们在讨论:下次要不要把家乡的橙园写进歌词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