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喝茶新茶嫩茶,平凉品茗新茶鲜叶
平凉的早晨总是从一杯茶开始的。推开木窗,晨雾还没散尽,街角的老茶馆已经飘出熟悉的香气。老板老张正把今年第一波新茶倒进青瓷壶,茶叶在热水里舒展开的样子,像极了初春刚冒头的嫩芽。
说起平凉人喝茶的习惯,那可真是刻在骨子里的。老一辈人总说,喝茶不光是解渴,更是在品时光。这话我年轻时不太懂,直到有年清明前后,跟着采茶人上了崆峒山。山里的茶园笼罩在薄雾里,采茶姑娘的手指在茶树间翻飞,专挑那“一芽一叶”的嫩尖儿。摘下来的鲜叶还得赶在中午前摊晾,这时候的茶叶最是鲜灵。
茶香里的慢时光
记得第一次去老张的茶馆,他正在炭炉前炒茶。铁锅温度要恰到好处,手掌在茶叶间快速翻动,整个屋子都弥漫着青草的香气。“现在机器炒的茶多了,”他擦擦汗,“但咱这手法传了叁代,留住的是茶叶的魂。”那天他给我泡了杯刚炒好的新茶,茶汤清澈透亮,入口有淡淡的花香,回味却带着甘甜。
其实在平凉,喝茶早已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清晨的茶馆里,老人们捧着搪瓷杯悠闲地聊天;午后的庭院中,主人家总会给客人奉上一杯新茶;就连年轻人开的咖啡馆里,也会特意备上几款本地茶叶。这种对茶的热爱,或许就藏在那些细微的讲究里——水要山泉水,壶选紫砂壶,就连倒茶时的那道弧线,都透着经年累月养成的从容。
去年认识了个回乡创业的年轻人小杨,他在茶园边开了家茶室。有意思的是,他不仅保留了传统泡茶的方法,还把采茶体验做成了特色项目。客人跟着他上山采茶,回来亲手炒制,最后品尝自己做的茶叶。有次看他教孩子辨茶,那双沾着茶渍的手,和城里来的小朋友好奇的眼神,突然让人觉得,这种代代相传的饮茶文化,正在用新的方式延续。
黄昏时分又路过老张的茶馆,他正给邻桌的客人续水。茶壶起落间,琥珀色的茶汤在杯中打着旋儿,像极了夕阳的余晖。我突然想起他常说的那句话:茶如人生,总要慢慢品。或许平凉人爱茶,爱的就是这份不紧不慢的节奏,爱的是新茶入口时那份鲜灵,更是与好友对坐品茗时的那份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