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学生街做服务的,校园周边服务街
热闹背后的日常暖心
沿着绵竹大学西门往外走,绕过那个总在排队的老字号煎饼摊,眼前豁然开朗的就是那条远近闻名的学生街了。下午四点多,空气中已经开始飘起各种食物混合的香味,刚下课的学生们叁叁两两地涌进来,让整条街瞬间活了起来。这条学生街做服务的,那可真是把“服务”两个字琢磨透了。
街角那家“老王修鞋铺”,门面不大,工具摆放得满满当当。王师傅在这儿干了十几年,手法麻利得很。学生们球鞋开胶了、书包带断了,甚至心爱的玩偶破了口子,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他总说:“孩子们出门在外不容易,能帮一点是一点。” 他这儿不光修补东西,偶尔还帮忘带现金的同学垫个几块钱,虽说现在手机支付方便了,但这份心意让大家觉得特别暖。
再往里走,那家叫“墨香”的二手书店,是学霸们最爱钻的地方。老板是个退休语文老师,店里除了教材和小说,还特意设了个“笔记交流区”。考上研的学长学姐会把笔记留在这里,免费给学弟学妹参考。常能看到几个学生坐在店门口的小板凳上,一边翻书一边讨论题目,这条校园周边服务街,不知不觉成了大家的学习交流站。
要说最热闹的,还得数傍晚时分。各个小吃摊前都排起了队,麻辣烫、烤冷面、鸡蛋灌饼……选择多得让人犯难。开麻辣烫店的李姐记性特别好,总能记住熟客的口味——“不要香菜,多放豆皮,对吧?” 她边麻利地夹菜边和同学聊天:“最近学习忙不忙啊?再忙也得按时吃饭。” 这种感觉,就像在家楼下吃饭一样自在。
学生街中段还有家“青春印象”照相馆,每年毕业季都忙得不可开交。老板小陈自己就是从这所大学毕业的,特别懂学生们想要什么样的毕业照。他会耐心地帮大家调整姿势,抓拍最自然的瞬间。“别光比剪刀手啊,扔扔帽子,或者互相看看笑一笑”,他总能想出些新点子。拍完照还会额外送几张手机抓拍的花絮,说是“买一送一的青春回忆”。
这条街上的商家之间也处得像邻居。修鞋的王师傅会给书店推荐顾客,书店老板会指引问路的人去李姐那儿吃口热的。他们甚至还建了个微信群,哪家店有优惠活动,或者有同学丢了校园卡,都会在群里互相通知。这种互帮互助的氛围,让学生街不仅仅是个买东西的地方。
夜深了,学生们陆续返回宿舍,商家们也开始收拾摊位。李姐清点着一天的营收,盘算着明天要多进些什么菜;王师傅把工具一件件擦干净摆放整齐;书店的灯还亮着,老板正在整理新收来的二手书。这条学生街做服务的使命暂时告一段落,但明天太阳升起,它又会以满满的活力迎接新的一天。
走在渐渐安静下来的街道上,你能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温度。这里不只有交易,更有情感的流动。从修补物品到温暖人心,从满足口腹之欲到记录青春岁月,这条校园周边服务街早已成为学生们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用最朴实的方式,陪伴着一届又一届学生度过他们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