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大学城周边被称为炮楼,相近的称呼
这事儿说来也挺有意思,在鹤岗大学城附近转悠过的人,尤其是那些学生们,对那片区域有个挺特别的叫法——炮楼。这名字乍一听挺扎耳,带着点老旧、甚至有点生硬的感觉,跟充满青春活力的大学城似乎不太搭边。
我第一次听到这个称呼时,也是愣了一下的。那会儿刚来不久,有个本地同学约着说:“走,去‘炮楼’那边买点吃的。”我心里还嘀咕,这是什么地方啊?等跟着走过去一看,其实就是几栋紧挨着大学城建的居民楼,楼层不算太高,外墙看上去也有些年头了。
名字背后的那些事
为什么叫“炮楼”呢?我问过几个老生,他们笑着解释,那几栋楼外形方方正正的,窗户排列整齐,从某个角度看过去,确实有点像老照片里的炮楼造型。这个称呼就这么口口相传下来了,叫的人多了,也就成了那片区域的代名词。
其实在鹤岗大学城周边,类似的别称还真不少。比如有人把那片商业街叫“小集市”,把通往教学楼的一条林荫道叫“奋斗路”。这些称呼都挺有意思的,完全是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给取的。
说起来,这些别称就像是学生们给校园周边地图做的“个性化标注”。官方路名和建筑名称当然规整,但这些学生们自发创造的称呼,反而更能反映他们真实的生活轨迹和情感联系。
我有个朋友住在“炮楼”附近的学生公寓,他说每次跟人约见面说“炮楼见”,从来不会搞错地方。这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大概只有长期生活在那个圈子里的人才能懂。
生活气息浓厚的地方
别看“炮楼”这个名字听起来挺严肃的,那儿可是个热闹地方。楼下开着各式各样的小店,卖煎饼果子的、修电脑的、打印店、小超市,应有尽有。每到下课时间,这里就挤满了学生,充满了生活气息。
我常去那儿的一家理发店,老板是个健谈的中年人。他说自己在这儿开店快十年了,听着学生们“炮楼长炮楼短”地叫,早就习惯了。有时候新生来理发,还会好奇地问为什么叫这个名儿,他都能把这名字的来历说上一遍。
这些别称的生命力其实挺强的。就像“炮楼”这个说法,已经成了鹤岗大学城周边文化的一部分。就算毕业多年的学长学姐回来,提起“炮楼”还是倍感亲切,仿佛瞬间回到了大学时光。
这种民间的命名方式,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学生们对周边环境的熟悉和归属感。他们把原本陌生的空间,通过这种亲切的称呼变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有时候想想,这些称呼虽然没那么正式,但却特别真实、特别接地气。它们就像是学生时代的一个个密码,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心领神会。
就像现在,提起“炮楼”,我脑海里立刻就能浮现出那条总是熙熙攘攘的小街,那几家味道不错的小餐馆,还有那些和同学们一起走过的日子。这些别称承载的,其实是我们在大学城周边生活的点点滴滴。
或许再过几年,新来的学弟学妹们又会给这些地方起新的名字。但这种民间的、自发的命名传统,估计还会在鹤岗大学城周边一直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