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品茶工作室,鹤壁茶艺工作室雅集

发布时间:2025-11-03 14:14:58 来源:原创内容

前几天路过老街,突然发现巷子深处新开了一家鹤壁品茶工作室。墨色牌匾上刻着"清音阁"叁个字,隔着竹帘就能闻到隐隐茶香。这让我想起小时候跟着外公去茶馆听戏的日子,脚步不自觉地就迈了进去。

店主是个穿着棉麻衫的年轻人,正用盖碗给客人泡信阳毛尖。热水冲下去时,茶叶在白瓷碗里舒展成雀舌状,他笑着说:"您看,这就叫茶烟初起,满室生春。"

茶室里的人生百味

工作室东边的茶席围着五六个人,有位大姐正在分享她收藏的老六堡。棕红色的茶汤在玻璃公杯里流转,喝起来居然有槟榔香。"这款茶存了十五年啦。"她边说边给邻座添茶,"时间真是个奇妙的东西,能把苦涩都转化成醇厚。"

坐在窗边的老先生接过话头:"就像我们鹤壁人喝茶的习惯,以前总觉得潽洱茶浓酽,现在慢慢懂了其中韵味。"他手腕轻抬,娴熟地用茶针撬开茶饼,动作里带着某种仪式感。茶室里渐渐安静下来,只听见煮水壶发出松涛般的呜鸣。

这时我才注意到博古架上摆着不少本地茶具。那种粗陶制的侧把壶特别眼熟,记得奶奶灶台上就常年放着类似的陶罐。店主见我看得入神,走过来说:"这是请浚县老手艺人仿制的唐代茶器,咱们鹤壁的黏土含铁量高,烧出来的器物特别能软化水质。"

当茶香遇见古琴

每月十五的鹤壁茶艺工作室雅集总是特别热闹。上次去正赶上古琴雅集,穿堂风带着茶香在丝弦间流转。弹《梅花叁弄》的琴师面前摆着杯太平猴魁,修长的茶叶在玻璃杯里起伏,竟与琴曲的节奏暗合。

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看得入迷,不小心碰翻了茶托。她母亲刚要责备,琴师却含笑拨出个滑音:"不妨事,这声清响倒像是曲谱里的泉鸣。"说着重新给母女俩沏了安吉白茶,淡绿的茶汤恰似琴台上那盆文竹的新芽。

工作室里最让我触动的是个常来的外卖小哥。他总是趁着午间休息来喝杯速泡茶,有次偶然尝到手工沏的凤凰单丛,从此便隔叁差五来学茶艺。现在他配送时保温杯里总装着自制冷泡茶,有次还兴致勃勃告诉我:"您知道吗?用淇河水泡茶特别甘甜,咱们鹤壁可是块宝地。"

暮色渐浓时,茶室暖黄的灯光亮起来。几个熟客还在慢条斯理地品着漳平水仙,店主开始擦拭那只养了十年的紫砂壶。窗外的电动车穿梭不息,屋内的时光却仿佛停在茶烟袅绕处。我突然理解为什么有人说,茶馆是现代人的精神栖息地——在这里,匆忙的日子终于可以按下暂停键。

临走时店主递来一包茶样,是太行山野茶混着金银花焙制的。"带着山风味道的茶。"他这么形容。回家冲泡时,发现茶汤里果然藏着草木的清气,就像那个午后在鹤壁品茶工作室尝到的,属于我们这座小城特有的温润时光。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