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女子学院后街喝茶,瑞昌女院后街午后茶叙

发布时间:2025-11-05 10:48:48 来源:原创内容

穿过瑞昌女子学院后街那道爬满藤蔓的灰色砖墙,时光都跟着慢了下来。午后叁点的阳光斜斜地洒在青石板上,空气里飘着若有若无的茶香,混着老房子里潮湿的木料味道。这条不足百米的小巷,藏着叁家茶馆,门脸都不大,却各有各的脾气。

最里头那家叫“清音阁”的,老板是个戴圆眼镜的中年人。我去的那天,他正蹲在门口挑拣新到的茶叶,听见脚步声头也不抬:“生普熟普?”“熟普吧,天快凉了。”他这才推推眼镜,引我坐到窗边的竹椅上。红泥小炉咕嘟咕嘟冒着热气,他拎起铜壶高冲低斟,暗红色的茶汤在白瓷碗里转出漩涡。“我们这儿的茶,得配着后街的光影喝。”他忽然这么说。我顺着他的视线望出去,梧桐叶的影子正透过木格窗,碎碎地落在茶台上,随着微风轻轻晃动。

茶杯里的旧时光

第二道茶出汤时,老板讲起十年前的后街。那时女子学院还没扩建,后墙外是片荒草地。第一盏灯火亮起来那晚,他刚挂上“茶”字布幌,就有个女学生抱着书本探头:“能在这儿写作业吗?”后来这样的学生越来越多,她们在这里讨论功课,也偷偷说心事。有届毕业生临走前,合伙送了块匾额,上面写着“此间滋味”。

现在常来的客人里,有位银发奶奶总坐在固定位置。她说是六十年前的校友,那时后街还是条泥巴路。“我们那会儿啊...”她捧着青花盖碗,眼睛望着窗外,“翻墙出来买糖炒栗子,被教务主任逮个正着。”茶凉了又续,她突然笑起来:“现在坐在这儿喝茶,倒像把当年的栗子味补上了。”?

斜对门那家新式茶铺突然传来笑声,几个穿院服的女生正围着茶桌拍奶茶。奶奶眯眼看了一会儿,低头吹开浮叶:“我们那时候喝茉莉香片,现在她们喝芝士奶盖——到底都是瑞昌女子学院后街喝茶的缘分。”

在瑞昌女子学院后街喝茶,总有意想不到的际遇。上周下雨时,我躲进中间那家茶馆避雨,撞见两个学姐在讨论要不要接手家里的茶园。穿蓝毛衣的那个说得激动,茶壶都快碰倒了:“传统工艺不能丢,但得让年轻人觉得茶好喝...”她的同伴默默递过来一碟桂花糕:“先尝尝这个,用茶汤和的面。”那天我们叁个陌生人,就着雨声尝了五种茶点。

暮色渐浓时,茶馆陆续亮起暖黄的灯。学生抱着书走进来,居民拎着菜篮子坐下,游客举着手机拍屋檐下的灯笼。跑堂的姑娘提着长嘴壶穿梭,水流划出漂亮的弧线。在这条不过五步宽的小街上,一杯茶能喝出千百种滋味。那些在茶香中交换的故事,比茶本身更值得回味。

走出巷口前回头看,茶馆的灯光在青石板上晕开温暖的光斑。忽然明白老板为什么说“茶凉了别急着续”——有些滋味,正好需要等待的温度。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