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要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高要小巷中的情缘在何处

发布时间:2025-11-04 01:17:53 来源:原创内容

青石板路与老墙藤蔓

那天下午四点半,我站在高要巷口的理发店门前等阿婆收摊。阳光斜斜地打在巷子西头那棵老榕树上,把树影拉得老长。理发店的收音机里放着二十年前的粤语老歌,阿婆不紧不慢地收拾着推子剪刀。我突然想起十年前第一次来这条巷子找人的情形——那时候我也是这样站着等,只不过等的是个扎马尾的姑娘。

巷子东头飘来煲汤的香气,混着谁家晾晒的衣物皂角味。几个小孩追逐着跑过,惊起了墙头打盹的野猫。住在巷尾的阿公拎着乌笼慢悠悠走过,木屐敲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响声。这样的午后,整条巷子都透着一股子闲适,让人简直要相信时光在这里走得特别慢。

可我知道不是这样的。十年前那个雨天,阿欣撑着伞站在理发店门口跟我说“别再来了”的时候,巷子里的每块石板都冷得像冰。后来我很多次走过这条巷子,总觉得在某个转角能再遇见她——或许正提着菜篮子从市场回来,或许牵着孩子的手,又或许,只是像我一样回来看看。

巷子深处的记忆

阿婆终于锁好店门,我把折迭凳帮她搬进屋里。这间不到十平米的理发店,墙上还贴着发黄的海报,镜框边缘已经生锈。阿婆突然说:“前阵子也有个女仔回来找我剪头发,说是以前住在这里的。”我的心跳漏了半拍,但没接话。阿婆继续整理着毛巾,“她说现在住新城那边,小区倒是漂亮,就是没人聊天。”

高要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答案呢?我望着巷子里渐次亮起的灯火想。或许根本不需要答案。就像阿婆在这开了四十年理发店,见证过多少情侣牵手又分开,最后留在巷子里的,不过是这些寻常日子。

巷口那家糖水铺的灯光暖融融的,让我想起以前和阿欣总爱在那里点双皮奶。她喜欢多要一勺红豆,我总是把她碗里的杏仁挑过来。老板娘换了几茬,味道也变了,可那份甜腻的感觉还留在记忆里。

其实高要小巷中的情缘在何处这个问题,巷子里的老住户大概都有自己的答案。卖凉茶的陈伯和他老伴,在巷子里住了叁十年,每天还是一个看铺一个买菜;刚搬来的小夫妻,总为谁倒垃圾吵嘴,却又总是一起去市场。情缘这东西,或许就藏在每天重复的日常里。

灯火阑珊处

离开巷子时已经华灯初上。我回头望了一眼,深深浅浅的灯火把巷子勾勒出温暖的轮廓。或许我和阿欣的故事,不过是这条巷子里无数故事中的一个普通篇章。但高要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标准答案呢?它可能就在阿婆的推剪声里,在糖水铺的甜香里,在青石板路的缝隙里。

走到巷口公交站,手机突然响起。是现在交往的女友问我什么时候回去吃饭。我应了一声,最后看了眼巷子。高要小巷中的情缘在何处这个问题,突然就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这条巷子记住了所有经过它的人,而那些情缘,无论结局如何,都成了巷子生命的一部分。

公交车来了,我刷了卡找了个靠窗位置。窗外,高要巷的灯火渐渐远去,像记忆中那些明明灭灭的往事。或许某天我还会再来,带着新的故事,走进这条永远安静等候的巷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