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化附近200块钱的爱情,邻城百元情感故事

发布时间:2025-11-02 06:02:24 来源:原创内容

站台边的约定

客运站的长椅上,老陈盯着手机屏幕发愣。那上面显示着刚收到的短信:“到了吗?我在出站口右边的便利店等你。”他摸了摸外套内兜,硬纸板的触感让他稍微安心——里面是两百块现金,崭新的,特地为了今天从银行取出来的。

从敦化开过来的大巴晚点了二十分钟。这二十分钟里,老陈把可能发生的对话在心里排练了四五遍。他和素英是通过老乡介绍认识的,通了两个月电话,却从没见过面。素英在邻城的一家纺织厂工作,老陈则在敦化郊区的木材厂看仓库。两百块钱,是他能拿得出手的、最有诚意的见面礼。

“从敦化过来挺远的吧?”这是素英见到他说的第一句话。她比照片上瘦些,眼角有着细密的皱纹,但笑起来很温暖。老陈笨拙地把装钱的信封递过去,素英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他的意思,脸微微发红。“你这人真是...”她没接那个信封,“先吃饭吧,我知道附近有家小馆子,面条做得特别好。”

小面馆里热气腾腾,两碗牛肉面只要叁十六块。老陈执意付了钱,素英也没再推辞。他们聊起各自的生活,素英说起在纺织厂上夜班的辛苦,老陈说起看守仓库时,半夜听着风吹过木材堆的声响。“像有人在唱歌,”他描述着,“有时候觉得,那些木头也是有生命的。”

“那你岂不是有很多时间可以想事情?”素英问,眼睛亮晶晶的。

老陈点点头:“想得最多的,就是如果能有个家该多好。”

这话说出来,两人都沉默了。面馆的吊扇吱呀吱呀地转着,外面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吃完饭,素英带着老陈在附近的公园散步。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她指着远处一栋灰扑扑的居民楼:“我就住那儿,六楼,没有电梯。每天下班爬楼梯,腿都发抖。”

“我那边仓库旁边有个小院子,”老陈接过话,“春天的时候,我种了几棵西红柿,长得可好了。你要是来敦化,能带些回去。”

“两百块钱的爱情,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寒酸?”素英突然问,语气里没有嘲讽,只是单纯的好奇。

老陈认真地想了想:“我一个月工资也就叁千多。这两百块,是我觉得能拿得出手的、最实在的心意。”

素英笑了,眼角的皱纹更深了,却也更加生动:“我前夫倒是大方,请人吃顿饭就花一千多,可那钱都是从别人那儿借的。”她停顿了一下,“实在比大方重要。”

他们在公园的长椅上坐了很久,看着天色渐渐暗下去。老陈最终还是把那两百块塞给了素英:“就当是...车费吧。你来看我,或者我来看你,总得有个路费。”这次,素英收下了,小心翼翼地放进背包的内袋。

回敦化的最后一班车上,老陈收到素英的短信:“西红柿熟了的时候,告诉我一声。”他看着窗外飞速后退的街景,心里有种说不出的踏实。这两百块钱的爱情,或许买不起电影里的浪漫,却足够支付一趟往返的车票,和一个可能的开始。

后来老陈告诉我,那两百块素英一直没花。第二次见面时,她拿出一个手工做的小钱包,里面整整齐齐地迭着那两张钞票。“留着当个念想,”她说,“等咱们老了,拿出来看看,会很有意思。”

如今,老陈和素英都在敦化安了家。那个小钱包就放在他们卧室的抽屉里,偶尔拿出来看看,两人都会笑起来。在这个什么都讲究速度和价码的年代,他们的开始简单得几乎有些过时,却刚刚好装下两颗真心。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