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品茶加惫工作室,福鼎品茶微信工作室
最近这天气,真适合泡一壶好茶。前两天路过茶城,隔着老远就闻见一阵熟悉的香气,这不就是福鼎白茶的毫香吗?让我想起之前加的那个福鼎品茶加惫工作室。
说起来挺有意思,我最初是在朋友家尝到他们寄来的茶样。白瓷盖碗里飘着杏黄的茶汤,入口那股鲜灵劲儿,愣是把办公室的速溶茶包比下去了。朋友当时神秘兮兮地掏出手机:“这可是直接联系的福鼎品茶微信工作室,人家茶农自产自销的。”
从茶山到茶杯的距离
后来我也试着联系了这个福鼎品茶加惫工作室。客服是个挺实在的闽东姑娘,听说我想找适合夏天喝的茶,二话不说先劝住我要买牡丹王的冲动。“今年春茶才下来,您先试试白露寿眉?现在喝正当时,性价比也合适。”这种不急着成交的劲儿,反倒让人安心。
等收到他们寄来的茶叶,包装朴素得让人意外——简简单单的铝箔袋,封口却压得严严实实。打开袋子瞬间,阳光晒过的干茶香扑鼻而来,叶片保持着自然的灰绿色,能看见细密的银白毫毛。这让我想起以前在茶叶店见过的,那些被过度包装却失了本味的礼盒茶。
热水冲下去的时候,茶叶在盖碗里慢慢苏醒,像重新活过来的小精灵。第一泡茶汤颜色浅浅的,但花香已经藏不住了。连泡六七道,茶味依然稳稳地立在那儿,喉底泛起的甘甜能停留好久。这种耐泡度,大概就是核心产区的底气吧?
现在这家福鼎品茶微信工作室成了我的固定茶源。他们偶尔会发些茶山视频,清明前能看到工人们趁着晨露采茶,立夏后又有老师傅在炭焙间忙碌。这种看得见的制作过程,比什么广告都管用。
前几天推荐给邻居,她第二天就发消息说:“这茶跟我去年在磻溪镇喝到的味道一模一样!”确实啊,好茶不需要太多解释,舌头最诚实。有时候工作累了,泡杯茶看着叶片舒展开来,慢慢啜着温热的茶汤,整个人都松弛下来了。
现在市面上的茶叶品牌眼花缭乱,但能找到这样直接对接源头的渠道,倒真是茶友们的福气。不过选茶这事吧,终究要看个人口味,有人喜欢白毫银针的清雅,也有人独爱老白茶的醇厚。关键是找到那杯让自己喝着舒服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