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品茶教室工作坊,天长茶艺研习课堂
推开木门,茶香就轻轻飘了过来。这味道不浓不淡,正好能抚平心里那点焦躁。教室里摆着几张原木茶桌,每张桌上都放着素色陶壶和几只白瓷杯,简单,却让人莫名安心。
李老师正在示范温杯。她提起热水壶,手腕轻转,水流在空中划出一道柔和的弧线。“很多人觉得温杯只是个步骤,”她笑着说,“可你想想,冰冷的杯子突然遇上热水,茶汤一下就凉了半截,香气也出不来啊。”她这么一说,大家都凑近看,原来这么个小动作里藏着这么多心思。
从一片叶子说起
“咱们今天泡的是乌龙茶,”李老师捏起几片卷曲的茶叶放在掌心,“你们看,这叶子经过揉捻,像是睡着了。热水一冲,它就舒展开来,把山林里的阳光雨露都释放出来。”她教我们先闻干茶香,那股带着花果的甜香,和冲泡后的香气完全不一样。
第一次注水时,坐在我旁边的大姐有点手抖。李老师走过去,轻轻托住她的手:“别急,茶不怕等。你越放松,它回馈给你的滋味越好。”果然,大姐深呼吸一下再注水,动作就稳多了。茶汤倒出来时,金黄油亮,她脸上的笑容也绽开了。
在天长品茶教室工作坊,这样的场景很常见。有人是为了学技艺,有人只是想找个地方安静一会儿。无论什么原因,在这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杯茶。
茶里的时间
第二泡时,茶香完全打开了。李老师让我们别急着喝,先感受茶杯传到手心的温度。“现代人都太忙了,”她说,“忙得连等一泡茶的时间都觉得奢侈。可是你看,好的东西都需要时间,茶是这样,人也是这样。”
我慢慢品着这一杯,确实和前一杯不同了。苦涩淡去,回甘更明显,喉咙里有种清凉的感觉。这种变化很微妙,要是喝得太快,根本发现不了。
在天长茶艺研习课堂上,每个人都在重新学习“慢”的智慧。不是偷懒的那种慢,而是专注的、有意识的慢。当你把注意力都放在眼前这杯茶上,很多烦恼不知不觉就淡了。
那位大姐说,她来之前刚和儿子吵了一架,满肚子火。现在两泡茶下去,她居然开始想孩子的好。“可能回去得跟他道个歉,”她不好意思地笑笑,“也许可以一起喝杯茶。”
李老师点点头:“茶就是这样,它不说话,却能让人想起很多美好的事情。”
泡到第六泡时,茶味渐渐淡了,但喉韵还在。就像好的陪伴,不一定要时时刻刻热烈,细水长流反而更让人怀念。窗外的天色暗下来,教室里却因为这份茶香显得格外温暖。
离开时,每个人都有了变化。有人学会了泡茶的技巧,有人找到了片刻宁静,还有人明白了等待的意义。而这一切,都从走进这间教室、捧起那杯茶开始。茶还是那片茶,水还是那壶水,但因为用心,平凡的午后就有了不一样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