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附近上门300元2小时,周边地区300元两小时上门
一个寻常午后的通话
电话那头传来老周熟悉的大嗓门:“老李,我这儿机器又闹脾气了,你看能不能过来给瞧瞧?”我一边翻着日程表一边回他:“在井冈山附近是吧?行,我安排一下,上门300元2小时,应该能搞定。”老周在那头笑了:“还是这个价,靠谱!你那套‘井冈山附近上门300元2小时’的服务,我们这片的厂子可都认。”
挂掉电话,我忍不住想起刚入行那会儿。那时候可没这么方便,每次跑远路都犯愁,油费时间都搭进去。现在好了,明确了服务范围和收费,双方都省心。这种“周边地区300元两小时上门”的模式,还真是慢慢摸索出来的。
说实话,干我们这行,最怕的就是扯皮。提前说好价格和时间,客户放心,我们干活也踏实。有些老师傅不喜欢明码标价,觉得显得生分,我倒觉得这样挺好。就像去菜市场买菜,问清楚价钱再买,大家都痛快。
在路上
开车往老周厂里走的路上,我还在琢磨可能是哪儿出了问题。他那是台老设备,跟我打交道都有五年了。说起来,这套“井冈山附近上门300元2小时”的服务,最开始就是从他这儿试出来的。
记得第一次去他厂里,修完机器都快天黑了。老周非要留我吃饭,还多塞了钱,说是辛苦费。我当时就说,这样不行,得有个规矩。后来就定下了这个价,时间控制在两小时左右。要是问题复杂,提前说清楚,另算时间。这么一来,合作反而更长久。
其实想想也挺有意思,我们这行看着是卖手艺,实际上也是做人情。不过这人情得在明处,不能糊里糊涂的。把规矩立在前面,朋友还是朋友,生意还是生意,两不耽误。
老朋友的工厂
到了厂里,老周正在门口张望。“可算来了!”他领着我就往车间走,“今天这事儿怪了,机器转着转着就慢下来,跟人喘不上气似的。”我听着他的描述,心里已经有了几分猜测。
检查了大概十分钟,果然是个小毛病——传动皮带松了。这问题简单,我随身带着工具,十分钟就换好了。老周在旁边看着,有点不好意思:“就这么点事,还让你跑一趟。”我边收拾工具边说:“这话说的,机器的事哪有小事?现在是小毛病,拖久了就是大问题。”
剩下的时间,我帮他检查了其他几台设备,紧了紧螺丝,上了上油。老周递过来一瓶水:“你说你这‘周边地区300元两小时上门’,是不是有点亏?这么简单的问题,跑一趟才收叁百。”我拧开瓶盖喝了一口:“话不能这么说,万一今天问题复杂呢?这都是长久生意,计较一次两次的就没意思了。”
说实话,干这行久了,我越来越觉得,定价透明才是长久之计。客户知道要花多少钱,我们能合理安排时间,这是双赢。有时候问题简单,就像今天,提前解决了隐患;有时候问题复杂,两小时不够,那就另外商量。关键是彼此信任。
回程的思绪
回城的路上,夕阳正好。看着导航上显示的“井冈山附近”几个字,我突然想起刚开始独立干活的时候。那会儿没经验,跑一趟远路,修了半天,收个百八十块,算上路费和时间,真是亏本买卖。
后来慢慢明白了,手艺值钱,时间更值钱。定下“上门300元2小时”这个规矩,既是对自己技术的认可,也是对客户负责。至少人家在打电话的时候,心里就有底了。
现在找我的人越来越多,靠的就是这份明白。有时候去新客户那里,人家直接就说:“听说你是‘井冈山附近上门300元2小时’,我们就找你了。”你看,这就是口碑。
这份工作虽然辛苦,但看着一家家工厂的设备正常运转,心里还是挺踏实的。也许这就是手艺人的乐趣吧,用自己的本事,解决别人的难题,顺便挣一份心安理得的收入。这条路,我会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