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会大学门口暗号变了,校门口接头暗号更新了
昨天路过四会大学西门,看见几个学生站在门口嘀嘀咕咕,一会儿摇头晃脑,一会儿比划奇怪手势。正纳闷呢,经常一起打球的学弟小王凑过来,压低声音说:“师兄,暗号换了,昨天刚更新的。”
我这才反应过来——原来他们不是在玩行为艺术,而是在对最新版的“校门口接头暗号”。这事儿说来挺有意思,四会大学的“暗号文化”存在好些年了。最初是几个社团为了在门口快速相认想出来的点子,后来不知怎么就在全校流行开了。大家约定俗成,每隔两叁个月就会更新版本,就像定期更换密码似的。
新旧暗号大不同
小王给我演示了上一版暗号:先跺两下脚,再摸摸后脑勺,最后说“今天天气不错”。而新版本完全变了样——要先用右手食指推一下眼镜(哪怕你没戴眼镜),然后左手比个翱碍手势,同时说“食堂新窗口开了”。好家伙,这难度直接升级,要是记性不好,真能在门口卡壳半天。
正说着,看见个男生急匆匆跑到门口,对着接他的同学又是跺脚又是摸头。对面那位直摆手:“过期了过期了!你这都是上周的版本了。”男生当场愣住,手忙脚乱地开始尝试新动作,那场面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我在旁边观察了半小时,发现这套新暗号确实管用。有个女生想混在人群里溜出校门,被保安大叔拦下来要求“验证”。女生支支吾吾对不上暗号,原来是想偷偷溜出去见网友。大叔呵呵一笑:“连最新暗号都不会,肯定是翘课的。”
其实想想,这套暗号系统挺神奇的。它不只是个游戏,更像是个流动的身份认证。知道最新暗号的,说明你这两天确实在校内活动,跟上了集体节奏。要是对不上来,那很可能刚返校,或者像刚才那位女生一样准备溜号。
食堂吃饭时,听见隔壁桌在讨论:“新暗号是不是太复杂了?我刚才差点比成剪刀手。”“就是要复杂点才好,”另一个同学扒拉着米饭说,“上回太简单,外卖小哥看两遍就学会了,结果谁都能混进来。”
说到这个,我想起上学期期末的趣事。那会儿暗号特别简单,就一句“复习完了吗”。结果所有同学对着暗号时都哭丧着脸,因为没人敢理直气壮地说“复习完了”。后来学生会赶紧换了暗号,说是太影响士气。
现在这套新暗号,据说是动漫社和街舞社联合设计的,融合了他们的招牌动作。难怪看起来有点酷炫,又带点中二气息。不过效果确实不错,今天我特别注意了下,校门口逗留的闲杂人员明显少了。
黄昏时分又经过校门,看见几个新生在认真练习。一个戴眼镜的女生边比划边念叨:“推眼镜,比翱碍,说食堂...”旁边同伴提醒:“是左手比翱碍!”看着他们手忙脚乱的样子,就像看见当初刚入学的自己。这种略带仪式感的小规矩,反倒让校园生活多了些趣味。
夜幕降临,图书馆的灯火渐次亮起。离校时我熟练地比出新学会的手势,保安大叔会心一笑,挥手放行。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忽然觉得这个看似无厘头的小规矩,莫名地把大家联结在了一起。或许明天又会有新的故事在校门口上演,毕竟暗号总会更新,就像我们永远新鲜的校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