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玩维妹的地方,酒泉维族风情游玩点

发布时间:2025-11-04 06:11:29 来源:原创内容

说起酒泉,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卫星发射中心,其实这座丝路古城还藏着不少民族风情宝藏。今天咱们就聊聊在酒泉怎么玩转维吾尔族特色,那些让人流连忘返的角落。

老城区的肃州市场是个好去处。刚走近就闻到馕坑里飘出的芝麻香,戴着小花帽的维吾尔大叔正把金黄的热馕递到游客手里。"叁个馕十块钱!"他笑着用带着口音的汉语招呼,眼角笑纹挤成了月牙。隔壁摊位摆着葡萄干、巴旦木、无花果干,彩色玻璃碗里摞着沾满糖霜的坚果蜜饯,看得人迈不开腿。

维吾尔歌舞与手作体验

穿过干货区往南走,隐约能听到都塔尔琴声。原来每周五下午这里都有维吾尔族歌舞表演,穿着艾德莱斯绸裙子的姑娘们旋转时,裙摆像盛开的彩虹。有个戴银铃镯的小女孩跟着节奏跺脚,铃铛声清脆得让人忍不住跟着打拍子。

要是对手工艺感兴趣,市场东头有家祖传乐器作坊。吐尔逊江老爷子做都塔尔五十多年了,他随手拨弄琴弦试音,流淌出的旋律让人想起天山下的葡萄园。他说现在愿意学传统乐器的年轻人不多,但每周末还是会开两节课教 basics。

记得尝过表演场地旁边那家缸子肉吗?粗陶缸子里炖着带骨羊肉,配上黄萝卜和恰玛古,撒点皮芽子再掰块馕泡进去,那个鲜香啊…现在写着都咽口水。老板阿依古丽说他们家从爷爷那辈就在这儿开店,汤底秘方传了叁代人。

要是赶上肉孜节或古尔邦节,整个片区就更热闹了。家家户户端出馓子、包尔萨克,孩子们挨家收节日糖,那种不分你我的融洽氛围,比任何景点都让人触动。去年古尔邦节我正好遇到,被邀请去维吾尔朋友家吃手抓饭,女主人悄悄在我饭底下埋了块羊脖子肉——这是他们待客的最高礼节。

其实除了肃州市场,新城区的风情街也值得逛逛。虽然商业化些,但那些镶嵌着民族图案的铜壶、手工打制的英吉沙小刀,当作伴手礼确实别致。我买过一把胡杨木雕的骆驼摆件,摊主说每道纹理都记录着沙漠的故事。

傍晚建议去彩虹桥附近走走,经常能遇到放学回家的维吾尔族学生。他们用混合着汉语和维吾尔语的"新语言"聊天,女孩们辫梢上的珠串在夕阳里闪闪发亮。有个叫艾力的小伙子告诉我,他暑假要回和田老家,但更习惯酒泉的生活,"这里哈密瓜甜,人们心眼也甜"。这句话让我琢磨了好久。

要说遗憾,可能就是有些传统技艺确实见得少了。比如老辈人用木模印花布的技术,现在会操作的匠人不到十个。不过好在去年文化馆开了非遗培训班,看到不少汉族姑娘也跟着学维吾尔族刺绣,各种颜色的丝线在指尖缠绕成石榴花图案,那画面特别暖心。

忘记说了,如果对建筑感兴趣,一定要去找找藏在巷子里的百年老宅。绿色雕花木门配着彩绘藻井,屋檐下的石膏雕花像层层绽放的雪莲。虽然有些斑驳了,但倚在门框上拍照,依然能感受到当年丝路商旅带来的多元文化气息。

最近听说在讨赖河畔新开了维吾尔农家乐,可以体验采摘无花果、学着打镟木碗。等天气凉快些我准备再去趟,毕竟这种活着的民族文化,值得一次次去感受它的温度。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