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学生品茶工作室,韶关学子茶文化交流空间

发布时间:2025-11-05 11:24:10 来源:原创内容

最近在校园里,总能听见同学们聊起一个地方——韶关学生品茶工作室。说实话,第一次听说的时候,我还纳闷:现在年轻人不都爱喝奶茶咖啡吗?怎么突然兴起品茶了?抱着几分好奇,我上周末也跟着朋友去转了转。

推开工作室那扇木框玻璃门,淡淡的茶香就飘了过来。不像有些装修得特别现代的店,这里用的是原木桌椅,墙上挂着书法作品,架子上摆着各式茶具,整体感觉特别舒服。几个学生围坐在茶桌前,正小声讨论着手里那杯茶的香气。

不只是喝茶的地方

工作室的负责人是位大四的学长,他给我们泡了杯本地的白毛尖,边操作边讲解:“很多人觉得茶是长辈喝的,其实咱们韶关产茶历史很久了,像乐昌的白毛尖、仁化的银毫,都是好东西。”他冲茶的动作不紧不慢,热水冲下去那一刻,茶叶在杯子里慢慢舒展,那股清香确实和奶茶店里的香精味道完全不同。

我注意到,来这里的学生还真不少。有来写作业的,偶尔端起茶杯抿一口;有专门来学茶艺的,认真地记着笔记;还有几个明显是茶友,正热烈地交流最近尝到的新茶。有个大二的学妹告诉我,她几乎每周都来:“在这里心能静下来,比在宿舍追剧有意思多了。”

说起来,这个韶关学生品茶工作室最吸引人的,是它那种轻松自在的氛围。没有严肃的规矩,你想安静看书可以,想和人聊茶也行。我第一次去就碰上个有趣的场面——几个不同专业的同学因为一杯茶聊开了,从茶叶品种说到各地风俗,又从泡茶水温争论到水质影响,那热火朝天的劲儿,不知道的还以为在讨论什么学术问题呢。

茶香里的收获

几次下来,我慢慢品出点门道。原来品茶不只是喝个味道,更像是一种生活节奏的调整。当你专注于茶叶的形态、茶汤的颜色、还有入口后的回甘,那些烦人的论文诲别补诲濒颈苍别、即将到来的考试,好像都暂时被放在了一边。

工作室偶尔会办些小活动,比如请来农科院的老师讲讲茶树种植,或者组织大家去附近的茶园参观。通过这些活动,我才知道咱们韶关的茶文化底蕴这么深厚。不少同学就是从这些活动开始,对家乡的茶产业产生了兴趣,甚至有人已经在考虑毕业后往这个方向发展。

现在想想,这个韶关学子茶文化交流空间提供的,远不止一个喝茶的场所。它像是个小小的文化驿站,让年轻人在快节奏的校园生活里找到个能慢下来的角落。在这里,你不仅能尝到好茶,还能交到朋友,学到知识,甚至重新认识脚下的这片土地。

那天下午,我又去了工作室。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茶桌上,几个新来的学弟学妹正小心翼翼地练习泡茶。看着他们专注的神情,我突然觉得,这种看似“老派”的爱好,在年轻人中间重新焕发生机,或许是件很自然的事。毕竟,无论时代怎么变,那份对美好生活的感受和追求,永远都不会过时。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