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海选场子,赤水选拔活动现场

发布时间:2025-11-04 00:19:22 来源:原创内容

赤水这地方啊,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这几天可真是热闹起来了。

走在老街上,能听见街坊四邻都在议论同一件事——河滨广场那边正办着赤水海选场子呢!张家的闺女报了名,李家的侄儿也去凑热闹,连隔壁六十岁的王奶奶都搬着小板凳说要去看个新鲜。

热闹非凡的选拔现场

绕过青石板路,还没到广场,先听见了歌声。那声音时高时低,带着点儿年轻人的青涩,却又透着股认真劲儿。再往前走,嚯,人山人海!舞台就搭在百年榕树下,红绸子扎的背景板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评委席上坐着几位本地文艺界的老师,时而点头,时而交头接耳。

台上站着个约莫十六七岁的小姑娘,穿着苗家服饰,银饰叮当作响。她深吸一口气,唱起了赤水河畔流传已久的山歌。刚开始声音有点抖,后来却越唱越自在,像是把心里的话都融进了歌里。台下的人群渐渐安静,连跑来跑去的孩子都停下了脚步。

你说这赤水选拔活动现场吧,还真不只是比才艺那么简单。那边刚唱完歌,这边又上来个小伙子,拿着自己做的竹编工艺品——一条活灵活现的龙,鳞片都是用不同颜色的竹篾编成的。他说这是跟爷爷学了叁年才琢磨出来的手艺,想在台上展示给更多人看。

评委老师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先生特别引人注意。每个选手表演完,他都会说上几句,不是打分那种冷冰冰的话,更像是长辈在指点晚辈。“你这首歌啊,调子起高了,要是低两个办别测会更适合”,“竹编的技艺很不错,但有没有想过加入些现代元素”。这些话听着平常,却让台上的年轻人眼睛发亮。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个四十来岁的大姐,她拎着个布袋子就上来了,说是要表演“快速剪纸”。主持人刚说完开始,她就拿出红纸和剪刀,手指翻飞之间,不到两分钟,一幅“赤水春色图”就完成了——吊脚楼、竹林、轻舟,样样俱全。台下掌声雷动,她也只是腼腆地笑了笑:“就是从小喜欢这个。”

其实啊,站在这个赤水海选场子的舞台上,比的不仅是技艺高低,更是那份愿意展示自己的勇气。有个小男孩,上台背古诗紧张得忘了词,台下没有人起哄,反而一起给他鼓掌打气。他愣了几秒,重新开始,这次一字不差地背完了整首。

太阳渐渐西斜,评委们还在认真地看着每一个表演。舞台旁边的志愿者忙着给排队等候的选手递水,和他们闲聊几句,缓解他们的紧张。这场景让人想起小时候村里办社火,也是这般热闹,这般有人情味。

天色将晚,今天的选拔告一段落。人群慢慢散去,但叁叁两两还在讨论着今天的精彩表演。卖凉粉的大娘一边收摊一边说:“明天还得早点来,占个好位置。”几个刚表演完的年轻人相约去河边走走,看来是交了新朋友。

这个赤水选拔活动现场,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这座小城的另一面——不只是山水美,这里的人,他们的才艺、热情和那种质朴的劲儿,才是真正打动人的地方。舞台上的灯光熄了,但那种暖融融的气氛,还弥漫在傍晚的空气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