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女子学院后街喝茶,女子学院后街品茶时光
那条街,那杯茶
说起冀州女子学院的后街,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大概就是那几家总飘着香气的茶铺了。我常去的是最靠里那家,门脸不大,却总让人想往里钻。这不,今天下课铃一响,脚又不自觉地往这儿挪了。
掀开那道厚重的布帘,外面世界的嘈杂好像瞬间被隔绝了。老板娘认得我,见我进来,只抬头笑了笑,手上泡茶的动作一点没停。我也不用多说,熟门熟路地走向我常坐的靠窗位置。这感觉真好,像回了另一个家似的。
坐下来,才真正放松下来。看着窗外稀稀拉拉走过的学生,有的抱着书行色匆匆,有的叁俩结伴说笑着,忽然觉得,这条后街,这间茶馆,就像一个温暖的驿站。我们这些女孩,从五湖四海聚到这里,心里的欢喜、迷茫、压力,好像都能在这杯热茶里找到片刻的安放。
茶上来了,是往常点的茉莉花茶。白瓷杯里,淡黄的茶汤上漂着几朵洁白的茉莉花瓣,热气袅袅上升,带出那股子熟悉的、清甜的花香。我双手捧着杯子,温度透过杯壁传到掌心,暖暖的,很踏实。先不急着喝,就这么捧着,感觉一整天的疲惫都随着这热气慢慢蒸发掉了。
有时候我会想,为什么偏偏是这里呢?学院里也有咖啡厅,装修得更时髦。可对我来说,咖啡太提神,也太正式了,像是随时准备投入下一场战斗。而这里的茶不一样,它温和,它包容,它允许你发呆,允许你什么都不想。这杯冀州女子学院后街喝茶的时光,偷来的闲适,千金不换。
邻桌传来低低的谈笑声,是几个同窗在讨论刚结束的测验。声音不大,混着茶香,反而让这个小空间显得更安静了。我呷了一口茶,微苦之后是绵长的回甘,仿佛生活的滋味,也大抵如此。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茶馆里亮起了暖黄色的灯。杯里的茶也慢慢见了底。我忽然意识到,在冀州女子学院求学的这些年,很多重要的决定,是在这里想通的;很多难熬的时刻,是在这里被抚平的。这条后街,这间茶馆,早已不只是个喝茶的地方。
推开店门,晚风带着凉意拂面而来。我回头看了看那暖融融的灯光,心里已经盘算着下次什么时候再来了。这条街,这杯茶,大概会是我对于学院记忆里,最柔软、最温暖的一部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