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品茶工作室体验分享,南康茶室品饮感受记录
推开南康品茶工作室那扇原木门时,一阵若有若无的茶香便飘了过来。这味道不像香水那样浓烈,倒像是山间清晨的雾气,轻轻柔柔地裹住你。老板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正在茶台前低头摆弄茶具,听见门响抬起头,露出个挺随和的笑:“来啦?这边坐。”
说实话,我以前总觉得喝茶是上了年纪的人才喜欢的事,要么就是商务场合那种正襟危坐的应酬。可这家工作室的感觉完全不同——墙上挂着几幅水墨画,书架上是些对于茶文化的旧书,角落里还放着把古琴。整个空间安静得让人不自觉就放轻了脚步,连说话声都低了几分。
一壶茶的工夫
老板给我泡的是武夷山岩茶。他烧水的动作不紧不慢,先用热水温了壶,再把茶叶放进去,轻轻摇晃两下,凑到鼻子前闻了闻。“你听听这水声,”他指着正在冒泡的水壶,“不同的温度,声音是不一样的。现在这个状态,正好泡这款茶。”
我学着他的样子端起茶杯,先凑到鼻尖。那股香气很特别,像是烤过的坚果,又带点花果的甜香。茶汤入口的瞬间,我忽然明白为什么有人会为了一杯茶花上整个下午——那种滋味不是一下子冲出来的,而是慢慢在嘴里散开,从舌尖到喉咙,每一处感受都不一样。
“很多人觉得喝茶就是解渴,”老板又给我续了一杯,“其实啊,喝茶是给自己留个空当。你看这茶叶在水里慢慢舒展的样子,是不是挺像人放松下来的状态?”
茶香里的闲话
我们边喝边聊,话题从茶叶产地聊到制作工艺,又从茶具挑选聊到水温控制。工作室里陆陆续续来了几位熟客,都是附近的居民。有个退休老师每周叁下午必来,就为了喝这里的老白茶;还有个年轻的程序员,说在这待上一个小时,比回家打游戏还解压。
“现在人太忙了,”老板往茶海里倒着茶汤,“忙得连好好喝杯茶的时间都没有。其实喝茶不需要太多讲究,就是找个地方,安安静静地和自己的味觉待一会儿。”
他这句话让我想了很久。确实,我们每天都急着赶路,急着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却很少停下来感受当下这一刻——茶在口腔里的变化,呼吸的节奏,还有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
不知不觉,壶里的茶叶已经泡了七八道。老板说好茶就是这样,经得起反复冲泡,每一泡都有不同的韵味。初时浓烈,中间饱满,最后归于平淡,却另有一种清甜。这倒像是人生的某个侧面了。
离开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街边的路灯刚刚亮起,在潮湿的空气里晕开一圈圈光斑。我嘴里还留着那泡岩茶的回甘,淡淡的,却久久不散。回头看了眼工作室的窗户,暖黄的灯光从里面透出来,隐约还能看见老板在里面收拾茶具的身影。
这次南康品茶工作室的体验,让我对喝茶这件事有了新的认识。它不只是简单的饮品选择,更像是一种生活节奏的调整。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能有这样一个让人慢下来的角落,确实是件挺难得的事。下次路过,大概还会推门进去坐坐,就为喝杯茶,发会儿呆,让自己从忙碌中抽身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