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山品茶上课,合山茶艺学习体验
合山这个小城,向来以茶闻名。朋友总跟我说,你去合山不体验一下他们的茶文化,那算是白来了。所以这次趁着周末有空,我报名参加了当地有名的“合山品茶上课”活动,想亲身感受一下。
说实话,去之前我以为就是简单喝喝茶、听听讲解。没想到一走进教室,就被那股认真的氛围给震住了。长长的茶桌上整齐摆放着各式茶具,从盖碗到公道杯,从茶则到茶针,每一样都透着专业的劲儿。老师笑着说,咱们今天不是来随便喝茶的,是来“上课”的。
从烫杯开始的门道
老师第一个动作就让我愣住了——烫杯。我以为这只是个形式,没想到他认真解释:温热的茶具才能更好地激发茶香。他边说边示范,手腕轻轻转动,让热水均匀地滑过茶杯内壁。“就像给茶杯做个热身运动,”他幽默地说,“待会茶叶住进去才舒服。”这个生动的比喻一下子把我逗笑了,也让我记住了这个细节。
接着是闻干茶。老师递过来一小撮茶叶,我凑近一闻,那股清香直往鼻子里钻。他说这才是合山茶叶的本色,天然去雕饰。我忽然意识到,原来喝茶的第一步不是用嘴,而是用眼睛和鼻子。
正式泡茶时,我才发现每个动作都有讲究。注水要沿着杯壁缓缓而下,不能直接冲击茶叶;出汤时间要精准到秒,差个几秒味道就大不同。我手忙脚乱地模仿着,不是水倒得太猛,就是时间没把握好。老师倒是不急,慢慢纠正我的动作:“别着急,茶道讲究的是心静。”说来也怪,当我真正静下心来,手上的动作居然自然多了。
茶香里的生活哲学
最让我触动的是品茶的那一刻。老师说,品茶要分叁口:第一口感受茶汤的温度,第二口体会茶香的层次,第叁口才是真正品味。我照着他说的做,果然尝出了之前从未注意过的滋味——先是微微的苦涩,接着是绵长的回甘,最后唇齿间留着淡淡的香气。
这让我想起生活不也是这样吗?总是先苦后甜。老师点头说,合山人喝茶,品的不仅是味道,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慢下来,才能发现美好。
课堂后半段,我们体验了不同季节的茶叶。春茶的鲜爽,秋茶的醇厚,明明都是来自同一片茶山,却因为采摘时节不同,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性格。这倒很像人生不同阶段,各有各的精彩。
邻座的大姐悄悄跟我说,她这是第叁次来参加“合山茶艺学习体验”了。我问她为什么来这么多次,她说每次都有新收获。“第一回来学的是手法,第二回品的是茶香,这一回,”她顿了顿,“感受的是心境。”这话说得真在理。
两个小时的课程不知不觉就结束了。我握着手里渐渐凉去的茶杯,忽然有点不舍。原来“合山品茶上课”不只是在教泡茶技巧,更是在传递一种专注当下的生活智慧。走出教室时,我发现自己的脚步不自觉地放慢了,开始留意起路边的花草,感受傍晚的微风。
如今每次泡茶,我都会想起在合山的那堂课。茶叶在杯中舒展的样子,老师不紧不慢的讲解,还有那份难得的宁静心境。或许这就是“合山茶艺学习体验”最珍贵的地方——它不急着告诉你答案,而是让你在每一个动作、每一口茶汤中,自己慢慢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