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临夏品茗评选活动工作坊

发布时间:2025-11-02 17:33:38 来源:原创内容

这几天路过临夏老城区,总能看到一群人围在巷子口那栋青砖小楼前。木门上挂着块新匾额,写着"临夏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这不,昨天碰见邻居马大爷提着茶具往里走,我好奇跟上去瞧了瞧。

推开门就闻到满屋茶香,七八张茶台摆得错落有致。有位穿民族服饰的姑娘正在烫杯,青瓷茶具在她手里转得跟朵花似的。"咱们这临夏品茗评选活动工作坊啊,就是要找回老一辈的喝茶讲究。"她边说边往茶海里斟茶,琥珀色的茶汤在白瓷碗里晃出圈圈涟漪。

茶香里的老手艺

坐在角落的李师傅是这儿常客,他打开随身带的枣木茶盒,里面分格装着不同年份的茯茶。"你看这片08年的,"他拈起块暗金色的茶砖,"得用指甲盖轻轻敲边听声儿。"说着示范起来,茶砖发出脆生生的响动。旁边几个年轻人学着他的样子,笨拙地试探着,满屋子都是窸窸窣窣的敲击声。

工作室东墙挂着幅手绘的《临夏茶路图》,斑驳的线条勾勒出古河道旁的茶马集市。马大爷用粗手指点着地图某处:"我太爷爷当年就在这儿开茶铺,过往商队都要歇脚喝叁炮台。"他说的叁炮台盖碗茶,现在仍是工作室的保留项目,桂圆、冰糖、春尖茶在盖碗里碰撞出独特韵律。

二楼是炒茶区,这两天正在筹备今年的新茶评比。竹筛里摊晾的茶青散发着青草香,有位老师傅在调试炭火温度。"火候差半寸,茶味就短叁分。"他边说边用手背试探铁锅上方的热气,这个动作重复了四十多年。

茶碗里的人生戏

每周五的品鉴会最是热闹。长条茶桌上摆着二十多种茶样,从二十年的熟普洱到当季的明前龙井。有个戴眼镜的小伙子第一次来,误把八宝茶里的玫瑰酱当成果脯,逗得大家直乐。后来他成了常客,现在能闭着眼睛分辨五种滇红。

最让我触动的是上个月那场民间茶人交流会。七十岁的王奶奶端着祖传的鎏金茶具来参赛,她冲茶时手腕稳得不见丝毫晃动。"年轻时在供销社茶叶柜站柜台,"她眯眼回忆,"顾客听我晃盖碗的声儿就知道火候到了。"那双布满皱纹的手注水时,依然保持着当年的韵律。

工作室后院有棵百年核桃树,树荫下常摆着几张矮茶桌。午后阳光透过枝叶洒在茶席上,光影随着茶汤轻轻摇曳。在这里喝茶的人都不着急,一泡茶能喝上整个下午,偶尔传来几声鸟鸣,与盖碗相碰的清脆声响交织成曲。

临到黄昏时,茶香渐渐融进暮色里。工作室亮起暖黄的灯笼,还有叁叁两两的茶友在讨论着下次活动的安排。他们计划在立夏时办个露天茶会,说要让茶香飘满整条古巷。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