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30元钱一次的女农民工到哪找,南宁30元女零工何处寻
街头巷尾的零工身影
走在南宁的老城区,经常能看到些大姐坐在路边,脚边放着块硬纸板,上面歪歪扭扭写着"水电零工"或"保洁搬家"。她们大多晒得黝黑,手指关节粗大,静静地等着活计上门。有次我路过民族大道旁边的巷子,看见个四十来岁的大姐,坐在小马扎上打盹,纸板上就写着"30块一次,零活都接"。
说实话,第一次看到"30元一次"这种说法时,我心里还嘀咕了下。后来跟开小卖部的老板闲聊才知道,这个"一次"不是咱们想的那种意思,就是指干一次活的价钱。可能是擦一扇窗户,可能是搬几件家具,也可能是临时顶半天保洁。这些大姐多数是从周边县城来的,家里孩子要上学,老人要看病,只能出来找点零钱补贴家用。
那么问题来了,南宁30元女零工何处寻呢?其实她们都有自己固定的据点。像福建园菜市后门、秀灵路天桥下、淡村市场周边,这些地方经常能见到她们的身影。不过现在城管管得严,她们也不像以前那样聚堆了,很多时候就躲在树荫底下,或者借个小店铺的屋檐站着。
我认识个李姐,她从宾阳来南宁打工已经五年了。每天早上六点就到北大客运站附近等活,她说那里早上经常有货车需要装卸帮手。"叁十块钱搬一车货,虽然累点,但现结现钱啊。"她撩起袖子给我看手臂上的伤疤,是上次抬冰箱时磕破的。"我们这种没文化的,能靠力气吃饭就不错了。"
现在找活的路子也比以前多了。除了蹲点守候,有些大姐开始学会用微信。她们会把昵称改成"南宁零工阿芳",在老乡群里接活。不过智能手机对她们来说还是太复杂,很多人只会发语音和收红包。有次我看见个大姐在路边着急,原来是雇主微信转了账,她不知道该怎么提现到银行卡。
叁十元背后的汗水
这叁十块钱赚得可真不容易。去年夏天特别热,我在星光大道看见个大姐给人清洗空调,踩在晃晃悠悠的人字梯上,半个身子探出窗外。底下路过的人都替她捏把汗。干完活下来,全身都湿透了,头发粘在脸上,她就用袖子抹把脸,接过叁十块钱小心地迭好塞进内衣口袋。
说实话,这个价钱在南宁真的不算高。现在街上最便宜的米粉都要十二块一碗,她们干一次活也就够吃两碗粉。但为什么还要坚持呢?李姐跟我说过实话:"在工厂打工每月能挣叁千,但是要被管着,家里有事也回不去。现在这样自由,哪天孩子生病了,说走就能走。"
不过这种零工生活确实不稳定。下雨天基本没活,旺季的时候又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有次刮台风,我在民主路看见几个大姐挤在便利店的屋檐下躲雨,她们说那天从早上等到下午,一单活都没接到。可是第二天天刚放晴,她们又早早地出现在老地方。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觉得叁十块钱太少,不够喝杯奶茶。但对这些大姐来说,这可能是孩子的作业本钱,是老人的降压药钱。每次看到她们把皱巴巴的纸币仔细抚平的样子,就能理解这叁十块的分量。
说到南宁30元钱一次的女农民工到哪找,其实除了那些固定的劳务市场,现在很多家政公司也开始吸纳这些零工大姐。虽然公司要抽成,但至少活儿源稳定,也不用天天风吹日晒地蹲守。我在长湖路就见过这样的家政点,每天早上七点,大姐们就在门口排队等派工。
这些女零工用最朴实的方式在城市里扎根。她们不会说什么漂亮话,就是靠一双手、一身力气,一点点攒出孩子的学费,攒出老人的药费。下次你在南宁街头看见她们,或许可以多一份理解——那叁十块钱背后,是一个母亲、一个女儿、一个妻子最坚韧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