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水磨工作室喝茶,江门水磨茶座品茗休闲
水声茶香里的慢时光
朋友上周末神神秘秘地跟我说,发现了个好地方,非拉着我去体验。车子在江门的老街里转了几个弯,停在一栋带着小院的旧式建筑前。木招牌上刻着“水磨工作室”几个字,推开那扇厚重的木门,仿佛一下子就从喧闹的街市跌进了一个静谧的时空。
室内的光线是柔和的,几盏暖黄的灯悬在顶上。最吸引人的是角落里那个传统的水磨,石轮子缓缓转动,发出均匀的、咕噜咕噜的水声。这声音不吵,反而像背景音乐,把周围的嘈杂都过滤掉了。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茶香,和湿润的水汽混在一起,形成一种特别安宁的气息。
老板是个健谈的中年人,一边给我们泡茶,一边讲起水磨的历史。他说这玩意儿在他爷爷那辈就有了,以前是用来磨米磨粉的,现在嘛,更多是个念想。“你看它转得慢,可磨出来的东西细啊。”他递过来一杯刚沏好的普洱,“喝茶也一样,急不得。”我捧着温热的茶杯,看着窗外的阳光透过格栅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心里那点焦躁还真就慢慢沉淀下去了。
旁边有对年轻情侣,女孩子正举着手机对着水磨拍照,男孩子则认真地听老板讲解怎么辨别茶叶的老嫩。另一边坐着几位银发老人,他们不怎么说话,只是偶尔端起茶杯抿一口,目光安详地看着转动的石轮。这场景让人恍惚,好像时间在这里被拉长了,也变得温柔了。
我突然想起小时候在外婆家,也有类似的感觉。外婆总在院子里那张竹椅上慢慢地择菜,我就在旁边玩泥巴。那时候一下午漫长得像一个世纪,哪像现在,刷刷手机,一天就过去了。在这个讲究效率的时代,能找到一个让你心甘情愿“浪费时间”的地方,反倒成了一种奢侈。
老板又给我们续了一泡茶,这次是凤凰单丛。他说这套茶具是他特意从潮州淘来的,泥壶配瓷杯,最能激发茶香。我学着他的样子,先闻香,再小口品尝。舌尖先是微苦,接着泛起甘甜,喉韵悠长。说来奇怪,平时牛饮惯了,这样正经喝茶还是头一回,但感觉真不错。
水磨的声音还在继续,像永不疲倦的诉说者。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这里要叫“工作室”而不是茶馆。大概是想说,他们不仅在经营生意,更是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把这种慢节奏的生活方式,通过一杯茶、一阵水声,传递给每个走进来的人。
离开时已是黄昏,老板送我们到门口。回到车水马龙的大街,耳边还回响着水磨的咕噜声,唇齿间留着茶香。这一天过得真慢,慢得让人舒服。下次心情烦躁时,我大概还会来这个江门水磨工作室喝茶,让那水声把思绪理一理,让那杯茶把时光泡得软和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