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要耍女娃,高要逗玩女童趣

发布时间:2025-11-04 12:07:47 来源:原创内容

那天路过金利镇的祠堂,老远就听见一阵银铃似的笑声。几个梳着羊角辫的女娃娃正在玩跳格子,脚尖轻巧地起落,碎花裙摆随风荡出好看的弧度。领头的姑娘眼睛亮晶晶的,边跳边唱:“八月十五月光光,阿姐带我看鸳鸯...”童谣声里,仿佛整条青石板路都活了起来。

这样的高要耍女娃景象,如今倒成了稀罕物。现在的孩子多半抱着平板电脑,手指在屏幕上划拉划拉,哪还晓得怎么用狗尾巴草编小兔子,怎么把芭蕉叶折成小伞哟。可你看祠堂前这些孩子,光是踢几颗小石子就能笑作一团,这种快乐简单又真切。

老手艺里的童趣

隔壁陈婆婆坐在门槛上编竹蜻蜓,手法麻利得很。她说从前高要逗玩女童趣的法子可多了,春天教女孩用凤仙花染指甲,夏天带她们去捞蝌蚪,秋日里摘了芋头叶当伞耍。 “女娃要富养,这个富不是穿金戴银,是让她们心里装满快活。”她说着把刚做好的竹蜻蜓轻轻一搓,那蜻蜓便颤巍巍地飞了起来,惹得女娃娃们拍手惊呼。

想起我小时候,外婆也常带我耍。最难忘是七夕夜里,她端出满满一盆清水,让我把绣花针轻轻放在水面上。“要是针浮起来了,乞巧就成功啦!”那时的夜晚没有那么多霓虹灯,只有满天星子和盆里晃动的月影。这种高要耍女娃的老法子,看似简单,却让平凡的夜晚变得格外神奇。

现在城里有些家长,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钢琴、舞蹈、书法排得满满当当。却忘了最宝贵的兴趣,其实就藏在日常生活的游戏里。教女娃辨认野菜,带她们放纸鸢,这些看似普通的活动,反而能养成孩子对生活的热爱。

把快乐种在心里

西江边的沙滩上,常见父母带着孩子堆沙堡。有个扎马尾的小姑娘特别能干,她不用买来的模具,就用手捧、用树枝画,居然堆出了带城墙和护城河的城堡。她爸爸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偶尔递个贝壳当装饰。“爸爸你看,这是我们的家!”小姑娘脸上沾着沙粒,笑容比西江的落日还灿烂。

这种高要逗玩女童趣的方式多好啊。不花钱,不费力,却给了孩子发挥想象的天地。那些在电子产物里长大的孩子,怕是很难体会亲手创造世界的成就感了。

回城路上,看见几个放学的女孩蹲在路边观察蚂蚁搬家,小脑袋凑在一起叽叽喳喳。忽然想起汪曾祺先生说过,人的口味要杂一点,生活趣味也要广一点。对孩子来说,高要耍女娃的各种玩法,不正是在培养这种“杂”的趣味吗?

黄昏时分,金利镇的炊烟袅袅升起。祠堂前的女娃娃们被家人唤回家吃饭,一个个跑得小脸红扑扑的。她们明天肯定还会来,或许跳房子,或许抓子儿,或许又发明什么新玩法。这些简单的高要耍女娃游戏,就像种子一样,会在她们心里生根发芽,长成对故乡最温暖的记忆。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