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甸学校门口暗号现在还有吗,校门口暗号仍在用吗
前几天路过老家的学校,看到几个孩子在校门口挤眉弄眼地说着悄悄话,不由得让我想起了自己上学那会儿。那会儿我们班也有自己的“通关密语”,不知道现在的小朋友们还兴不兴这个?
记忆里的接头暗号
记得我们那时候,每个年级甚至每个班都有自己的一套暗号。有的是用手指比划个奇怪的手势,有的是说句“天王盖地虎”,对方要是自己人,就得回句“宝塔镇河妖”。要是对不上来,那准是别的班的“细作”。现在想想真是幼稚得可爱,但那会儿可把这当成天大的事。
这些暗号更新换代特别快,有时候一个星期就得换新的。班长会在放学时偷偷告诉大家新暗号,那神秘劲儿,不亚于地下工作者接头。有回我记错了暗号,在校门口被自己人“扣”了十分钟,最后还是班主任解围才放我进去。
现在的孩子都抱着手机平板,估计很难理解我们当年这种面对面的小把戏了吧?不过转念一想,孩子终究是孩子,说不定他们现在玩的把戏更高级呢?
校门口的悄悄话
为了弄明白这事,我特意在学校放学时多转悠了几天。你猜怎么着?还真让我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虽然没听到我们当年那种对暗号的声音,但孩子们之间确实有自己的交流方式。
有个小男孩跑到同学身边,突然说了句“芝士雪豹”,几个孩子就笑得前仰后合。还有个女孩对着朋友比了个奇怪的手势,对方立刻心领神会地从书包里掏出本书。这些是不是就是新时代的“暗号”呢?
和门口保安大叔聊天,他说现在孩子们确实不兴老一套了,但他们有自己的流行语和手势,一天一个样,大人都跟不上。“前天还有个孩子跑过来跟我说‘尊嘟假嘟’,我愣是没明白啥意思。”大叔笑着说。
看来,桦甸学校门口暗号现在还有吗这个问题,答案似乎是肯定的,只是形式变了。现在的暗号更隐蔽,更像是一种圈内人才懂的“黑话”。
我在想,也许这种暗号文化从来就没消失过,只是随着时代在变化。我们那时候看《林海雪原》,暗号就往武侠小说里靠;现在孩子看动漫玩网游,暗号自然就往二次元方向发展。
有个家长告诉我,她女儿和同学之间有一套完整的表情包暗语,哪个表情代表“老师来了”,哪个代表“作业写完了”,门儿清。这要是放在我们那会儿,想破头也想不到暗号还能这么玩。
这么说来,校门口暗号仍在用吗?不光是还在用,而且玩出了新花样。从面对面说暗语,到现在线上线下结合,孩子们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秘密沟通方式。
其实想想,这些暗号与其说是为了保密,不如说是孩子们建立小圈子的方式。通过共享一套外人不懂的语言,他们获得了归属感和认同感。这大概是每个年代的孩子都会做的事。
不过现在的暗号寿命更短了,今天还流行的梗,明天可能就过时了。这也难怪,现在信息传播这么快,一个梗用不了几天就人尽皆知,自然得经常更新换代。
看着校门口那些活泼的身影,我突然觉得,无论时代怎么变,孩子们的天性始终没变。他们依然喜欢这种带点神秘感的小游戏,依然享受着属于自己小圈子的快乐。这么一想,倒是让人挺欣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