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100米内学生约,大冶百米附近学子邀约
这几天刷手机,总能看到“大冶100米内学生约”这个说法在朋友圈里飘来飘去。说实话,第一次看到时我还愣了一下,心里琢磨着,这到底是个什么新花样?
后来问了几个年轻朋友才明白,原来这指的就是咱们大冶本地,特别是学校周边百米范围内,学生们自发组织的一些小聚会、小活动。想想也挺有意思的,现在大家都住在小区里,邻里之间反而生分了,这种百米范围内的相约,倒让人想起小时候街坊邻居互相串门的温暖。
百米之内,拉近的不仅是距离
我家隔壁那栋楼就住着几个高中生,上周六晚上,我听见他们在楼道里商量着要去楼下新开的奶茶店写作业。“就在咱楼下,走两步就到”,其中一个孩子这么说。果然,半小时后我从阳台望下去,看见他们五六个人坐在奶茶店外的桌子上,书本摊开着,时不时传来笑声。
这种“大冶百米附近学子邀约”的方式,说起来挺接地气的。不用坐车,不用提前很久规划,就是临时起意在群里发个消息:“谁在附近?下来坐坐?”这种随性反而让见面变得轻松自然。不像我们那时候,约个同学得提前好几天打电话约时间,现在孩子们倒是把社交玩出了新花样。
我家闺女也参加过几次这样的活动,她说最喜欢的就是那种“说走就走”的感觉。放学后要是作业不多,群里喊一嗓子,就能凑齐叁五好友。有时候是在小区凉亭里讨论题目,有时候是去门口的烧烤摊吃点东西。她说,这样的小聚会让学习压力都减轻了不少。
不过我也发现,这种相约方式之所以能流行起来,跟咱们大冶这几年城市发展分不开。学校周围的生活配套越来越完善,百米之内往往就有奶茶店、书店、小吃店,给孩子们提供了不少好去处。而且家长也放心,毕竟就在家门口,安全有保障。
说到这里,我想起前天晚上散步时看到的一幕。就在实验中学旁边的那个小广场上,十几个学生围坐成一圈,中间放着个小音箱,有人正在朗诵诗歌。走近一问才知道,他们是文学社的成员,每周叁晚上都会在那里聚会。带队的李老师告诉我,这种户外活动比在教室里开会更有意思,学生们参与的热情也更高。
当然啦,这种相约也不全是学习相关的。上周末我去买菜,还看见几个男孩在社区篮球场打球。一问才知道,他们原本都不认识,就是住在同一个小区,经常在球场上碰到,一来二去就成了球友。现在每个周末都会约着打一场,有时候还会和其他小区的队伍来场友谊赛。
说到这儿,我突然觉得,“大冶100米内学生约”这个现象背后,其实反映的是年轻人对真实社交的渴望。虽然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手机上什么都能搞定,但面对面的交流、真实的笑容,仍然是无可替代的。百米之内的距离,刚好创造了一个既方便又亲密的社交空间。
我家楼下便利店老板跟我说,每天放学时段,总有叁五成群的学生来买东西。他们不一定买很多,就是喜欢那种一起挑选零食、聊着天的感觉。老板也挺理解,从来不催他们,有时候还会多送两根棒棒糖。“孩子们高兴就好”,他这么说。
这种相约文化慢慢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因为方便,所以参与的人多;因为参与的人多,所以活动形式越来越丰富;因为活动丰富,所以吸引更多人加入。现在不光学生,连我们这些做家长的,有时候也会在楼下碰到邻居聊上几句,关系都比以前亲近了不少。
可能有人会觉得,百米之内能有什么新鲜事?但生活往往就是这样,最精彩的风景,有时候就在我们身边。不需要远行,不需要大费周章,就在熟悉的地方,和熟悉的人,创造不熟悉的快乐。这大概就是“大冶百米附近学子邀约”最打动人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