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附近200块钱的爱情,桃乡百元情感故事

发布时间:2025-11-04 03:59:27 来源:原创内容

肥城西边那条老街上,傍晚总飘着油酥烧饼的香味。刘记烧饼摊的炉火映着老刘沟壑纵横的脸,他擀面的动作像钟摆般精准。这时穿碎花裙的姑娘会准时出现在巷口,买两个刚出炉的芝麻烧饼。

“今天生意好吧?”姑娘递过两张皱巴巴的纸币,硬币在铁盒里叮当响。老刘麻利地包好烧饼,又在纸袋里多塞了块糖酥:“托你的福,刚才走了叁拨客人。”这样的对话持续了两个月,直到有天姑娘盯着价目表欲言又止。

压在玻璃板下的纸币

那晚收摊时,老刘发现摊车玻璃板下压着对折的二百元钱。透明胶带粘着张便利店小票,背面圆珠笔写着:“预付叁个月烧饼,剩下的买条新围巾。”老举着钞票在路灯下反复端详,突然想起姑娘总盯着他被火星烫出洞的围巾看。

第二天姑娘没出现。老刘守着逐渐变凉的烧饼摊,听见路过的大婶闲聊:“桃林那边服装厂的女工都搬新宿舍了...”他捏着那二百块钱蹲在马路牙子上,叁轮车斗里装着特意留的糖酥烧饼。

后来叁个月,碎花裙姑娘再没来过。老刘的摊车上却添了暖水瓶,总给深夜下工的工人们备着免费热茶。收摊前他习惯性包两个烧饼挂到巷口梧桐树上,第二天清晨总不见踪影。

糖酥烧饼的余温

霜降那天傍晚,老刘正收着篷布,身后响起熟悉的声音:“还剩糖酥的吗?”姑娘裹着桃红色羽绒服,鼻尖冻得通红。老刘掀开棉被,变戏法似的端出油纸包:“天天都给你留着。”

炉火噼啪作响里,姑娘说新宿舍在城东开发区,今天调休特意绕远路过来。她解开塑料袋时,老刘看见她手背贴着创可贴,指甲缝还留着布料纤维。“厂里正在赶冬装订单,这批活做完能领奖金...”她咬了口烧饼,糖渣落在桃红色羽绒服上,像散落的星星。

老刘转身调整炉火时,悄悄把叁个月前那二百块钱塞回找零的钱箱。玻璃板下如今压着姑娘留在便利贴上的字迹:“刘叔的烧饼比锅炉房早饭好吃十倍。”

梧桐树梢掠过晚风,传来远处服装厂下班的铃声。姑娘捧着烧饼走向公交站,羽绒服在暮色里融成温暖的云团。老刘擦着凝固糖渍的玻璃板,想起今早树下消失的烧饼,突然明白这座城市里,有些情谊从来不需要找零。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