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巷子里两百块钱的爱情,窄街旧弄百元情缘

发布时间:2025-11-04 03:14:16 来源:原创内容

巷子口的梧桐叶飘下来的时候,我总会想起那个对于两百块钱的故事。

老河口的巷子窄得很,两边的屋檐都快挨到一块儿了。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谁家炒菜的香味混着潮湿的霉味,这就是巷子独有的气息。我常坐在巷子尽头的理发店里,听老师傅讲那些陈年旧事。

那个总在黄昏出现的女人

她说她叫阿香,总在黄昏时分出现。穿一件洗得发白的碎花衬衫,却不显寒酸,反倒衬得整个人清清爽爽的。第一次来理发店,她从兜里掏出两张皱巴巴的百元钞票,说是要剪个利索的短发。

老师傅一边给她围布,一边搭话:“这钱挣得不容易吧?”阿香笑了笑,没说话。后来熟了才知道,她在隔壁街的纺织厂打工,白天黑夜地倒班,这两百块钱,得站整整叁个昼夜。

可奇怪的是,每个月总有那么一天,她会特意请半天假,揣着两百块钱来巷子里。不是理发,就是去街角那家开了叁十年的面馆,吃一碗八块钱的牛肉面,然后消失在巷子深处。

有次我实在好奇,悄悄跟了过去。看见她走进一栋老旧的筒子楼,楼梯口的信箱上,贴着一个褪色的“陈”字。

筒子楼里的秘密

筒子楼叁层的窗户总是关着,直到某个周末的午后,我终于见到了窗户里的男人。他坐在轮椅上,膝盖上盖着薄毯,阿香正弯腰给他喂药。

后来从邻居那儿听说,男人以前是巷子里的邮递员,五年前送信时被车撞了,之后就再也没站起来。公司赔的钱早就花完了,亲戚们也渐渐不再来往。

“那阿香是他什么人?”我问。

邻居摇摇头:“说是未婚妻,出事前本来要结婚的。”

每个月的那两百块钱,原来是阿香交给护工的。她说自己还要上班,不能时刻照顾,只能请人白天来看护。而她自己,下班后必定会赶过来,风雨无阻。

巷子里的人都劝她:“你还年轻,何必呢?”阿香只是笑笑,继续着她的窄街旧弄百元情缘。她说这是她的老河口巷子里两百块钱的爱情,虽然廉价,但真实。

有回我在面馆遇见她,她正小心地把牛肉夹到保温盒里。“他最爱吃这家的牛肉,”她说,“可惜现在不能来了。”我问她累不累,她想了很久:“累啊,可是每次看到他笑,就觉得值了。”

这让我想起巷子深处那棵歪脖子树,年年春天都倔强地发芽。就像他们的感情,在逼仄的生活里,硬是开出了花。

老师傅说,这巷子像本旧书,翻一页就是一个故事。而阿香的故事,写满了窄街旧弄百元情缘的坚持。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只有每月按时出现的两百块钱,和雷打不动的陪伴。

如今巷子要拆迁了,筒子楼里的人家陆续搬走。最后一次见阿香,她推着轮椅上的男人,在巷子里慢慢走。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长到仿佛能走到时间的尽头。

或许真正的爱情就是这样,不在别处,就在这条老巷子里,在这两百块钱的坚持里,在每一个平凡却用心的日子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