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附近200元爱情在哪
白城的傍晚总是来得特别早,五点刚过,天色就暗下来了。我坐在老城区那家开了二十年的面馆里,听见邻桌两个小伙子在讨论相亲的事。“现在吃顿饭都要两叁百,哪里找得到200块钱的爱情哦。”穿蓝衣服的那个说完,把杯里的啤酒一饮而尽。
这话让我愣了好一会儿。200块钱的爱情,这个词组像根细针,轻轻扎在心上。记得十年前刚来白城时,我和小雯常在学校后门的小摊吃麻辣烫。二十块钱能买两大碗,她总是把自己碗里的鹌鹑蛋夹给我,说男生要多吃点。那时候的爱情,真的不需要太多钱。
巷子深处的记忆
吃完面,我特意绕到师范路后面的小巷。这里曾是我们最爱逛的地方,窄窄的街道两旁开着各种小店。卖头饰的阿姨还在,只是摊子比以前小了一半。“现在年轻人都在网上买啦,”阿姨边说边整理着货架,“偶尔来几个学生,也都是看看就走。”
巷尾那家奶茶店已经换了招牌,原来八块钱一杯的珍珠奶茶,现在标价十八。玻璃窗上贴着的招聘启事写着:月薪2800元。我站在那里算了算,如果按这个工资,每天工作八小时,那么一天的工资大概93块钱。200块钱,差不多是两天的工钱。
可是爱情呢?爱情该怎么算?
碍罢痴里的相遇
上周朋友过生日,在量贩式碍罢痴组了个局。角落里坐着一对刚认识的情侣,男生是送外卖的,女生在商场卖化妆品。他们唱《因为爱情》时跑调得厉害,却笑得特别开心。后来听说,他们第一次约会就是在这家碍罢痴,下午场叁个小时包段98块钱,加上两杯奶茶,刚好200块出头。
“重要吗?多少钱不重要吧,”那女生后来跟我说,“他特意调了班来的,这比什么都强。”她说话时眼睛亮亮的,让我想起多年前小雯看我的眼神。
也许问题不在于200块钱能买到什么,而在于还有人愿意为你花这两天的工钱,愿意为你挤出不多的休息时间。在白城这样的小城,很多人的工资刚刚过线,200块钱确实不是小数目。但正因为如此,那份心意才显得格外真实。
晚上路过人民公园,长椅上靠着一对中年夫妻。他们安静地坐着,中间放着从超市买来的打折面包。阿姨撕下一块递给叔叔,动作熟练自然。我偷偷算了一下,那袋面包标价六块五,但他们这样坐了十年。
回到家打开微信,高中同学群里正在讨论彩礼问题。有人说现在白城这边起码要八万八,还不算房子车子。这时有个很少说话的同学发了条消息:“我和我媳妇结婚时,就请了顿火锅,258块钱。现在不也过了十二年?”
群里突然安静了。
窗外传来广场舞的音乐声,我想起面馆里那个小伙子的话。或许在白城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爱情从来都不是明码标价的商品,它可能藏在98块钱的碍罢痴下午场里,藏在六块五的面包袋里,藏在深夜加班后的一碗热粥里。
现在每次路过师范路,我都会多看几眼。那些牵着手慢慢走的情侣,那些在路边摊分食烤串的年轻人,他们让我相信,无论时代怎么变,有些东西始终都在。只是换了个样子,需要用心才能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