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河微信扫二维码的同城服务,扫码便捷同城生活服务
最近和邻居王阿姨聊天,听说她家水管漏水,急得团团转。我随口说了句:“您试试用微信扫扫社区公告栏那个根河同城服务的二维码?”结果第二天她就拎着水果来道谢,说扫码找到维修师傅半小时就上门解决了。这事让我琢磨,原来我们根河人身边就有这么方便的生活帮手。
现在根河不少超市门口、社区服务中心都贴了那个蓝白色的二维码牌子。刚开始大家都不太在意,总觉得“扫来扫去多麻烦”。后来我发现,用微信扫这个码,直接就能看到根河本地的各种服务。像是通下水道、家电维修、找保姆钟点工,甚至连周末采摘草莓的农家乐信息都有。上次我家冰箱半夜罢工,扫完码联系上本地维修店,师傅第二天清早就带着配件来了,价格还比网上平台便宜二十块钱。
扫出来的邻里人情味
最让我感触的是,这个根河微信扫二维码的同城服务特别有人情味。上周叁楼老李家的狗跑丢了,他在同城服务里发了寻狗消息,没过两小时隔壁小区的刘大哥就牵着狗给送回来了。要放在以前,可能得印几百张寻狗启事满街贴。现在好了,动动手指的事,整个根河城的热心人都能看见。
我女儿在南方工作,总担心我们老两口在家不方便。自从教我们用这个同城服务,她倒是放心多了。昨天想吃新鲜的河鱼,我在服务里找到菜市场鱼贩的摊位号,提前微信订好,走到那儿直接取货。鱼贩小张笑着说:“叔,现在您也成扫码达人啦!”
说到这个扫码便捷同城生活服务,刚开始我也犯嘀咕——万一遇到骗子怎么办?后来发现,这些入驻的商家都是本地实体店,有的就在咱常去的街面上。上次找家政打扫卫生,来的居然是对面楼的张姐。她笑着解释,现在通过这个服务接单,比去外地打工强,还能照顾上学的孩子。
冬天那会儿采暖炉出问题,我在服务里找到厂家售后。维修工小赵检查完说是个小零件老化,还顺手教我怎么日常保养。临走时他指着二维码说:“以后有啥问题,不用记电话,扫这个码随时能找到我们。”这话让人心里踏实。
现在去根河的早市,发现不少摊主都把二维码贴在显眼位置。卖豆腐的老陈说,自从挂了码,经常有年轻人提前下单,他每天都能多卖出去几十斤。有时候下雨天摊位上人少,但手机订单照样响个不停。这种扫码便捷同城生活服务,好像把整座小城的人都连起来了。
前两天社区组织植树活动,就是通过这个同城服务报名的。我在名单里看到好多熟悉的名字:开理发店的小王夫妻、退休的刘老师、菜市场卖调料的孙婶……大家边种树边聊天,那种感觉特别像小时候的邻里关系。或许科技再怎么变,根河人这种互相帮衬的生活气息永远不会变。
昨晚散步时看见社区新贴了带照片的服务商介绍栏,每个商家下面都配着那个熟悉的二维码。路灯下,几个年轻人正拿着手机扫码,说说笑笑地讨论周末要去哪家新开的餐馆。我在旁边站了会儿,突然觉得这座北方小城的夜晚,因为这些小小的二维码,变得格外温暖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