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怀约茶上课,仁怀品茶研习班
仁怀约茶上课的消息在朋友圈传开时,我正对着电脑屏幕发呆。茶课?该不会是那种端着青花瓷盖碗,穿着麻布茶服,说话慢条斯理的古板教学吧?抱着几分好奇,我还是在一个周末的午后,走进了那条飘着酒香的老街——没想到,这一脚竟踏进了个活色生香的茶世界。
授课的王师傅是位地道的仁怀人,开口就带着黔北特有的爽利劲儿。“咱们今天不搞那些虚的,”他拎起一把本地特有的紫砂壶,“茶嘛,首先是拿来喝的。在仁怀这片地界上,喝茶就跟喝酒一样,得喝出点儿真性情。” 这番话瞬间打消了我的顾虑,看来这仁怀约茶上课,真不是那种正襟危坐的茶道表演。
当酒乡遇见茶香
有意思的是,这个仁怀品茶研习班的第一课,竟然从闻香开始。王师傅拿出几只小盅,里面放着不同年份的本地茶叶。“别急着喝,先闻闻看,能闻到什么?” 我凑近一闻,除了茶香,似乎还捕捉到一丝若有若无的酒糟气息——这大概就是仁怀茶叶最特别的地方了。
“发现了吧?”王师傅笑道,“咱们这儿的茶树,长在酒厂边上,空气里都是酒分子。茶叶慢慢吸收,形成了特殊的香气。” 他边说边演示冲泡手法,滚水冲下去的那一刻,茶香混着淡淡的酒香蒸腾而起,整个教室都弥漫着这种奇妙的味道。
这让我想起第一次喝到仁怀红茶时的惊艳。那茶汤入口醇厚,回甘里竟真的带着几分酱香酒的余韵,实在是妙不可言。看来这次的仁怀约茶上课,确实让我对茶叶有了全新的认识。
接下来的实操环节更是热闹。大家围坐在长桌旁,照着王师傅教的“悬壶高冲”试着泡茶。对面的李姐手一抖,水溅得到处都是,引来一阵善意的笑声。坐在旁边的老陈倒是学得认真,已经能像模像样地控制水流了。这种轻松的氛围,让每个人都放松下来,慢慢找到了泡茶的感觉。
茶叶里的地方密码
王师傅说,在仁怀品茶研习班的这些日子里,他发现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对本地茶叶产生兴趣。“这不只是喝茶,更像是在解读这片土地的密码。”他指着茶海里金黄的汤色,“每片茶叶都记录着这里的气候、土壤,还有那股无处不在的酒香。”
确实,当我终于泡出一杯还算像样的茶时,那种成就感很特别。茶叶在杯中舒展,汤色渐渐变得澄亮,仿佛能透过这杯茶,触摸到仁怀这座小城的脉搏。
课程结束时,王师傅送给我们每人一小包本地老茶树做的红茶。“回去慢慢喝,你们会喝出更多味道的。” 我小心地收好茶叶,心里已经在盘算着下次要带哪个朋友来体验这个特别的仁怀约茶上课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街边的茶馆都亮起了温暖的灯光。我忽然觉得,这样的茶课就像给忙碌生活按下的暂停键,让人在茶香中重新发现生活的质感。或许下个周末,我真该约上几个朋友,再来感受一次这样有意思的仁怀品茶研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