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泄火的小巷子,高邮巷陌的烟火故事

发布时间:2025-11-03 01:20:58 来源:原创内容

高邮这地方啊,要说最让人惦记的,还真不是那些着名景点,反倒是那些弯弯绕绕的小巷子有意思。我今儿想说的这条巷子,连本地人都习惯叫它“泄火巷”,听着就带着点儿市井生活的烟火气。

这巷子窄得很,两个人并排走都得侧着身子。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墙角厚厚的青苔绿得能掐出水来。最绝的是巷子两边的人家,几乎家家门口都摆着小板凳,老少爷们儿吃过晚饭就往那一坐,摇着蒲扇扯闲篇。

巷子里的烟火日子

下午四五点钟,是巷子最热闹的时候。卖卤煮的老陈推着叁轮车准时出现在巷口,那股子香气啊,顺着窄巷能飘出二里地去。他家那锅老汤,听说传了叁代人,每天就煮那么一锅,去晚了还真吃不上。再往巷子深处走,修鞋的张师傅摊子前总是围着人,他边纳鞋底边和客人唠嗑,手上活儿不停,嘴里话也不断。

我最爱看的是傍晚时分,家家户户开始生火做饭。那些从老旧烟囱里飘出来的炊烟,在巷子上空慢慢聚拢,又缓缓散开,把整条巷子笼罩在一片朦胧里。这时候要是从巷口往里看,就像在看一幅会动的水墨画。

住在巷子深处的李奶奶常说,这条高邮泄火的小巷子啊,夏天特别凉快,穿堂风呼呼的。她那院墙边种着的几株月季,开得那叫一个热闹,红艳艳的花朵从墙头探出来,给这条灰扑扑的巷子添了不少生气。

要说这巷子为啥叫“泄火巷”,我还真打听过。老辈人说,早些年巷子口有口老井,夏天人们干活回来,都在那儿打水冲凉,说是能去暑气、泄心火。后来井填了,名字却留了下来。现在想想,这名字取得真贴切——在这巷子里走一遭,再烦躁的心情也能慢慢平复下来。

去年夏天特别热,有天晚上我睡不着,索性搬了把竹椅到巷子里乘凉。没想到巷子里已经坐了好几个人,大家都在那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卖西瓜的老王还抱来个冰镇西瓜,大家就围着那点儿凉意,说说笑笑到半夜。那种邻里之间的温情,现在想想还觉得心里暖乎乎的。

其实要说这条巷子有什么特别的景致,那还真没有。它就是普普通通的一条老巷,墙皮剥落,电线杂乱,可偏偏就是这样一条巷子,承载着高邮人最真实的生活轨迹。那些斑驳的墙面,就像一本本翻旧了的书,记录着一年又一年的春夏秋冬。

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我们对这样的老巷子总有种特别的感情?后来慢慢明白了,吸引我们的不是巷子本身,而是巷子里那种慢悠悠的生活节奏,是邻里间见面时那句“吃了没”的问候,是夏天一起乘凉、冬天一起晒太阳的亲近。这些在高邮巷陌的烟火故事里最寻常不过的场景,恰恰是现在最难得的东西。

如今的城市发展得快,好多老巷子都拆了,盖起了高楼大厦。所幸这条泄火巷还算完好,每天依然人来人往,炊烟照样升起。偶尔有游客误打误撞走进来,拿着相机东拍西拍,可能他们也在这寻常巷陌中,嗅到了那么点儿不一样的生活味道吧。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