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100元3小时约,吉首叁小时百元相约
最近这天气,真是说热就热,走在吉首街头,汗珠子直接顺着脖子往下淌。我正琢磨着找个地方歇歇脚,抬眼就看见了河边的茶摊。老板娘摇着蒲扇招呼:“进来坐坐嘛,100块钱能喝叁小时茶,还有瓜子花生嘞!”
这价钱听着还真不赖。我撩开竹帘进去,一股凉丝丝的风混着茶香扑面而来。吊扇在头顶吱呀呀转着,墙上还贴着九十年代的年画。选了张靠窗的矮竹椅坐下,木板地踩上去嘎吱作响。
这叁小时里遇见的人和事
老板娘端来盖碗茶,茶叶在碗里慢慢舒展开。隔壁桌坐着个银匠老师傅,手里的锤子叮叮当当敲着银镯子。他说在这摆摊十几年了,见过不少游客来去去。“现在年轻人啊,都忙着打卡拍照,能安心坐满叁小时的还真不多。”
我抿了口茶,看着窗外沱江的水缓缓流着。确实,现在什么都讲究快,连吃饭都要刷着手机下饭。能花100块钱买叁小时清闲,反倒成了稀罕事。吉首叁小时百元相约这个说法,还真有点意思——约的不是人,是跟自己待会儿的时光。
茶喝到第二泡,味道正浓。进来几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点了壶茶就开始写生。画笔在纸上沙沙作响,偶尔传来几句对于构图的讨论。他们摊开的画具占了大半张桌子,老板娘也没多说什么,反倒给添了壶热水。
穿堂风从河面吹过来,带着水汽的凉意。我忽然想起小时候,夏天都是在树荫下这样度过的,一把竹椅就能坐半天。现在手机里消息叮咚响个不停,工作群还在跳新通知,但既然付了这叁小时的钱,不如就安心把这儿当成个避风港。
银匠师傅完工了,举着镯子对着光检查。学生们收拾画具准备离开,说明天还要再来。我的茶也快见底了,看着碗底舒展开的茶叶,突然觉得这吉首100元3小时约,买的不仅是茶水解渴,更是让日子慢下来的机会。
掏手机看了眼时间,差一刻钟叁小时。老板娘过来续水,我说不用了,坐着把最后这点时光喝完。窗外有游客举着手机拍吊脚楼,行色匆匆的;而我在这茶摊里,反而像是个本地人了。
付钱时老板娘笑着找零:“下次赶集日来,还能听到唱傩戏的。”我应了声,推开竹帘走进夕阳里。河面的波光晃得人眯起眼,这百来块钱花得,比喝杯网红奶茶实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