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女子学院后街喝茶,学院后街闲坐品茶
午后的阳光斜斜地洒在青石板上,我推开那家叫做"闲庭"的茶室木门,风铃叮当作响。老板娘系着靛蓝围裙,正踮脚整理茶罐,回头朝我笑了笑:"老位置?"
靠窗的榆木桌被晒得温温热热,紫砂壶嘴飘出白牡丹的甜香。隔壁桌两个女生头碰头翻着课本,铅笔在草稿纸上沙沙划动,偶尔传来压低的笑语。这种午后总让人想起学生时代——明明该复习功课,却总贪恋这片刻闲适。
茶香里的旧时光
叁年前第一次来这儿还是学姐带的路。那时刚结束期中考试,她神秘兮兮地说要带我去个能"原地复活"的地方。穿过爬满常春藤的拱门,这条后街仿佛另一个世界——裁缝店里的老式缝纫机咔嗒作响,书店老板在门口喂流浪猫,而茶室的玻璃窗永远蒙着氤氲水汽。
"其实啊,"老板娘曾边烫茶杯边说,"很多毕业生结婚前还特地回来坐坐。"她指指墙角那张圆桌,"去年有个姑娘穿着婚纱来喝茶,说要把最好的回忆存在茶香里带走。"
此刻望着窗外,梧桐叶正慢悠悠地旋转下落。穿校服的女生们挽着手走过,发梢沾着细碎的光。忽然觉得,在这平湖女子学院后街喝茶的时光,就像茶海里浮沉的叶片——看似随波逐流,却把岁月的滋味都泡开了。
穿灰色毛衣的女生忽然举起课本:"快看这段描写!像不像我们现在?"她的同伴凑过去读了几句,两人相视而笑。那种心照不宣的默契,让人不忍打扰。
茶汤见底时
续水时老板娘多放了两颗红枣:"天凉了,补气血。"她总能记住每个熟客的偏好——戴眼镜的姑娘要加蜂蜜,短发的学姐只喝纯茶,而那个总是匆匆而来的上班族,永远点双份浓缩茶咖。
茶汤渐渐变成琥珀色,夕阳给茶海投下晃动的光斑。隔壁桌的女生开始收拾书本,其中戴发卡的姑娘小心地把干枯的茉莉花夹进笔记本。这个动作让我想起总爱在书里夹银杏叶的室友,如今她在北方读研,总说想念南方茶室里湿润的香气。
平湖女子学院后街喝茶这件事,早就不止是喝茶了。就像茶壶的包浆,是无数次掌心温度浸润出来的。那些在这里写过的论文、聊过的梦想、掉过的眼泪,都化作茶台上斑驳的水痕。
路灯次第亮起时,我轻轻合上杯盖。风铃又响,新进来的客人抖落肩上的梧桐絮,对老板娘说:"今天要喝浓些的。"窗外飘来烤红薯的甜香,混着茶室里永远的暖意,把这个秋夜烘得柔软妥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