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兴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资兴巷弄情缘何处寻
资兴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这个问题突然蹦进脑子里,是前两天翻看老照片时的事。照片里青石板路泛着水光,墙头探出半枝叁角梅,让我想起外婆说过,她就是在资兴巷弄情缘何处寻的年纪遇见了外公。
那时的巷子比现在热闹得多。清晨五点半,豆腐坊的蒸汽准时从木格窗飘出来,混着炸油条的香气。外婆总说,她最记得外公推着自行车从巷口走来,车铃铛叮铃铃响,后座绑着当天的报纸。他也不说话,就在她家豆腐坊前停一停,接过用油纸包好的豆浆。有天忽然下雨,外婆忙着收晾在竹竿上的衣裳,回头看见外公站在身后,举着报纸给她挡雨,自己的白衬衫都淋透了。就这么件小事,两人却记了一辈子。
巷子里的细水长流
现在的资兴巷变安静了。年轻人大多搬去了新城区,留下的多是老人。午后走过,能听见谁家电视在放戏曲,木门虚掩着,露出院里晒太阳的花猫。我在巷子中段的杂货店买了瓶汽水,守店的阿婆说,她这家店开了四十年,见过巷子里好几代人的故事。
"以前啊,对面裁缝铺的小伙子,天天来买薄荷糖,说是给隔壁绣花姑娘带的。"阿婆摇着蒲扇笑,"后来俩人真成了,现在孙子都会打酱油咯。"她指指斜角那栋粉墙小楼,"那家更逗,俩孩子是抢同一只流浪猫认识的,现在猫都老得走不动了,他俩还恩爱着呢。"
我慢慢喝着汽水,心想或许资兴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答案了——它就藏在日复一日的琐碎里。不像电影里演的那般轰轰烈烈,倒像巷口那棵老榕树,看着不起眼, roots却扎得深。
转过弯,看见一对银发老人坐在门槛上剥毛豆。老爷爷动作慢,老奶奶时不时从他手里拿过几颗剥好的。"慢点吃,晚上给你做毛豆炒鸡蛋。"老奶奶说完,很自然地把掉在他衣领上的绒毛拿掉。这个动作让我站在原地看了好久。资兴巷弄情缘何处寻?大概就藏在这些不经意的动作里吧。
往前走遇见个画画的年轻人,他说是回来找灵感的。"我爷爷奶奶在这巷子里相识,我想把这里画下来。"他的画板上,青瓦白墙间隐约能看到两个人影,并肩走在深深浅浅的巷子里。他说不清楚爱情具体是什么模样,但觉得应该就像这巷子——弯弯曲曲的,却总能通向某个地方。
天色渐晚,炊烟从各家厨房飘出来。我站在巷子尽头回望,忽然明白了些什么。资兴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它不在什么特别的地方,就在晨光中的豆浆香里,在午后共同照看的流浪猫身上,在傍晚一起剥的毛豆里。这些看似平常的瞬间,串起来就是一辈子。
走出巷口前,我又看了眼那对剥毛豆的老人。他们正收拾小凳准备进屋,老爷爷很自然地伸出手,扶老奶奶站起来。两只布满皱纹的手握在一起,稳稳的。这个画面,大概就是最好的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