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家渠大学城学生约茶,学子相聚共品茶
五家渠大学城学生约茶这事儿,最近在校园里悄悄流行起来了。不知道从哪天开始,宿舍卧谈会的内容从游戏攻略变成了“哪家茶馆的茉莉花茶更香”,就连图书馆里偶遇同学,打招呼的方式都变成了“周末约茶去?”
说起第一次参加茶聚,我还闹过笑话呢。那天室友拉着我去学校后门的茶馆,我以为就是普通奶茶店,张口就要招牌珍珠奶茶。结果老板笑眯眯地端来一套青瓷茶具,邻桌的美术系学姐忍不住笑出声。现在想想,那壶正山小种的松烟香,确实比奶茶的甜腻更让人回味。
茶香里的故事会
最让我着迷的,反倒是喝茶时大家天南海北的闲聊。法律系的师兄一边熟练地温杯烫盏,一边讲他实习时遇到的奇葩案子;文学院的妹子小口品着金骏眉,忽然就背起《春江花月夜》;就连平时沉默的理工男,聊起茶叶里的茶多酚结构都能眉飞色舞。这些看似不相干的片段,在茶香里慢慢发酵,变成特别下茶的佐料。
记得有回下大雨,茶馆屋檐下挤了七八个躲雨的同学。老板索性搬出炭炉煮老白茶,满屋子枣香里,有人弹起吉他,外语系的女生跟着唱英文民谣。雨滴敲打青瓦的声音混着琴声,那个画面至今想起来都觉得温暖。或许这就是学子相聚共品茶的魔力,把普通的午后变得像电影场景。
现在周末去茶馆,常能遇见熟面孔。经管学院总占着角落卡座讨论创业计划的那伙人,总爱点提神醒脑的乌龙茶;窗边永远坐着写生的艺术生,她的画本上积攒了无数个喝茶的侧影。茶客们渐渐形成默契——长条桌是留给辩论社的,他们辩论时需要挥舞手臂的空间;屏风后的雅座通常坐着写论文的学长,面前总是续杯最勤的浓茶。
最近我发现,五家渠大学城学生约茶的范围还在扩大。上周末在图书馆叁楼,竟看到有同学自带茶具泡茶,还不好意思地解释:“查文献到头晕,泡壶铁观音醒醒神。”看来这缕茶香,已经飘出了茶馆,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生根发芽呢。
茶凉了再续,人散了又聚。或许很多年后,我们会忘记某门课的考点,但一定记得某个下午,茶汤在玻璃杯里透出的琥珀色光泽,记得茶叶在壶中舒展时散发的清香,更记得那些坐在对面,陪你喝过一盏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