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喝茶上课群,都匀品茶学习交流圈
都匀喝茶上课群不知道是谁先建起来的,反正我加进去的时候,群里已经有一百多号人了。那天朋友把群名片推给我,还特意叮嘱:“这可不是普通的喝茶群,里面真有老师在讲茶。”将信将疑地点了申请,没想到五分钟后就通过了。
进去头一天正赶上晚间课。晚上八点整,群里突然安静下来,一位叫“陈老师”的成员开始发语音。我点开听,是个温和的男声:“今晚我们聊聊都匀毛尖的冲泡。大家记住啊,水温85度最合适,先用热水温杯……”接着发了张示意图,标注着注水的手势和角度。群里没人插话,都安安静静听着。
从看热闹到动手试
听了两叁次课,我忍不住买了套茶具。陈老师讲得特别细致,比如握壶手势要“轻如拈花”,注水时要“环壁低冲”。有天我照着他说的试泡,结果水洒了一桌子。拍照片发到群里诉苦,马上有好几个人分享自己的糗事:“我第一次直接把茶叶烫熟了”“你这不算啥,我差点把壶盖摔了”。陈老师也冒泡了:“正常正常,我学的时候打碎过叁个盖碗。”这下我心里踏实多了。
在这个都匀品茶学习交流圈里,最让我惊喜的是实物品鉴活动。每月末,管理员会寄出叁款不同的都匀毛尖小样。上周收到的那包“清明前特级”,开袋就闻到清冽的豆香。按照群里教的“先闻后尝”的方法,果然尝出了老师描述的那种“鲜爽回甘”。群里有个姐姐特别厉害,能盲品出茶叶的采摘时节,大家都管她叫“茶仙”。
有回陈老师讲到茶叶保存,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别把好茶塞冰箱就和杂物放一起,它们会吸收异味的。”那天群里讨论特别热烈,有人说用紫砂罐,有人推荐锡罐。最后大家凑单团购了一批茶叶专用收纳罐,比市面便宜不少。这种互帮互助的氛围,让这个都匀喝茶上课群变得像个大家庭。
前两天群里组织线下茶会,我犹豫再叁还是去了。见到陈老师本人,原来是位退休的茶艺师,说话和群里一样温和。他现场演示“凤凰叁点头”的斟茶手法,水流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那天尝了五款不同的都匀毛尖,每款配着不同的茶点。坐在我旁边的大哥说,他以前只喝咖啡,现在每天清早都要泡壶茶,“这玩意儿上瘾”。
现在每天打开手机,第一件事就是看看都匀品茶学习交流圈有没有新消息。昨天群主发了通知,说要开个“茶叶辨别进阶班”。我立刻报了名,虽然知道又会忍不住买新茶具。不过想想,能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茶友,一起学点有意思的东西,这种日子过得还挺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