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西上课喝茶辩辩群,潞西学习交流饮茶群
最近我加了一个叫“潞西上课喝茶辩辩群”的群聊,说实话,一开始就是冲着名字里的“喝茶”两个字点进去的。你想啊,一边学习一边喝茶,这氛围光想想就觉得挺惬意的。
进群之后发现,这里跟我想象中那种死气沉沉的学习群还真不一样。群主是个在潞西本地工作了十几年的老大哥,每天傍晚都会在群里发个消息:“今晚八点老地方,要听课的报个名,我准备茶。”这个“老地方”,其实就是群里的视频会议房间。大家陆陆续续进来,有的开着摄像头,面前真摆着个茶杯;有的可能刚下班还在路上,就挂着听个声儿。
没想到学习还能这么轻松
上周讲的是一些本地特色茶叶的冲泡方法,我本来以为就是随便聊聊,结果群主居然真的请来了一位懂茶的朋友。那位朋友一边演示怎么温杯、投茶、醒茶,一边讲解每种手法背后的门道。群里有个大姐直接把自己泡的茶拍了张照片发上来,让大家帮忙看看汤色对不对。这种感觉挺奇妙的,虽然大家散布在潞西的不同角落,却好像真的围坐在同一张茶桌旁。
慢慢地我发现,这个潞西学习交流饮茶群的有趣之处,就在于它把学习和生活揉在了一起。有时候大家在讨论一个历史话题,聊着聊着就会有人插一句:“等等,我先去续个水”;有时候谁在工作中遇到了难题,在群里问一句,马上就能收到好几种不同角度的建议,而这时候群主往往会默默发个茶杯的表情,意思是“别急,先喝口茶想想”。
我记得有次群里讨论到潞西本地的一些老传统,有位阿姨直接语音讲起了她小时候的故事,声音里带着浓浓的本地方言味儿。那段语音足足有五分钟,奇怪的是没有一个人打断她,大家都在安静地听着。最后她讲完,群里静了几秒钟,然后有人发了句:“阿姨,您说的这个地方,现在是不是在人民路附近?”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这哪里是在上课啊,这分明是街坊邻居在拉家常。
当然,群里也不全是这么轻松的话题。上周我们讨论了一个挺专业的茶叶知识,我一开始完全跟不上节奏,只好在对话框里打了句:“不好意思,这里我没太听懂。”没想到马上就好几个人用特别简单的例子给我解释,还有人把自己整理的笔记拍了照片发上来。那种感觉特别温暖,就像小时候去同学家写作业,遇到不会的题目,总有小伙伴会把自己的作业本推过来给你参考。
现在这个群已经成了我每天必看的地方。倒不是说这里能学到多么高深的知识,而是它提供了一种特别舒服的学习节奏。在这里,你可以端着茶杯安静地听,也可以随时提出你的疑问;可以认真地记笔记,也可以纯粹享受那种很多人在一起学习的氛围。有时候工作累了,打开群看看大家在聊什么,就像真的有人陪你一起泡了杯茶,然后继续各自努力。
前几天群里新来了个小伙伴,怯生生地问:“这里真的是学习群吗?怎么感觉像在茶馆聊天?”群主回了句特别有意思的话:“学习本来就不一定要板着脸啊,在潞西这个地方,我们习惯一边喝茶一边谈事情,那为什么不能一边喝茶一边学习呢?”
这话让我想了很久。是啊,也许最好的学习状态,就是这种不紧不慢、有茶香相伴的感觉。不需要正襟危坐,不需要急于求成,就像茶要一泡一泡地品,知识也要一点一点地浸润。这个看似普通的辩辩群,倒是让我重新理解了学习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