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品茶上课工作室,阜康茶道学习课堂
推开阜康品茶上课工作室那扇古朴的木门,一股清雅的茶香便迎面扑来。这里和外面喧嚣的街道仿佛是两个世界,时间都跟着慢了下来。几位早到的学员正围坐在茶桌前,低声交流着,眼神里满是期待。我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看着茶艺师不慌不忙地温具、置茶,动作流畅得像一首无声的诗。这种氛围,还没开始上课,心就先静了一半。
记得第一次来阜康茶道学习课堂时,我连盖碗都拿不稳,手忙脚乱的,生怕把珍贵的茶叶给糟蹋了。老师却一点也不着急,她笑着说:“别怕,茶是有灵性的,你用心对它,它就会用香气回报你。” 这句话我一直记着。在这里,学的不只是怎么泡茶,更像是一种和自己对话的方式。
从一片树叶到一盏茶汤
你肯定也好奇过,为什么同样的茶叶,自己泡的就是没有茶艺师泡的好喝?在阜康品茶上课工作室,这个谜底被一层层揭开。老师会带你从认识茶具开始,盖碗、公道杯、品茗杯,每一样都有它的讲究。光是“注水”这一项,就有好多门道——水流要细要稳,沿着盖碗的边缘缓缓而下,不能直接砸在茶叶上,那样茶汤会涩。“就像是给茶叶洗个舒服的热水澡”,老师这个比喻,一下子就让复杂的要领变得生动起来。
然后是水温。绿茶娇嫩,不能用沸水,80多度刚好;乌龙茶和普洱则喜欢热情一点,高温才能激发出它们内敛的韵味。这些细节,听起来琐碎,可真当你亲手做对了一次,泡出那一杯甘醇活香的茶汤时,那份成就感,别提多满足了。这大概就是阜康茶道学习课堂最吸引人的地方——它把看似高深的学问,变成了每个人都能触摸到的生活乐趣。
泡茶的过程,很能磨人的性子。我以前是个急性子,做什么事都求快。但在工作室里,看着茶叶在热水中慢慢舒展,像沉睡的蝴蝶重新张开翅膀,你也就不自觉地慢下来了。注水、出汤、分杯,每一个步骤都急不得。老师说,这就像人生,有时候慢,反而是快。心静了,手稳了,泡出的茶自然就好喝了。
茶香里的生活滋味
在阜康品茶上课工作室待久了,我发现变化的不仅仅是泡茶的手艺。以前喝茶,可能就是解渴,牛饮一杯。现在不同了,会下意识地去闻一闻干茶的香气,再去品味茶汤在口腔里的层次感。是鲜爽,是醇厚,还是带有独特的岩韵或花果香?这种感觉很奇妙,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感知大门。
课堂上也从来不只教技术。每次品茶,老师都会讲讲这款茶背后的故事,它的产地,它的人文历史。喝一杯龙井,仿佛能感受到西湖边春天的气息;品一壶普洱,又像在聆听云南深山里岁月的沉淀。茶,变成了一座桥梁,连接着自然的馈赠和我们的生活。
工作室里来来往往的学员,有年轻人,也有退了休的长者。大家因为茶聚在一起,自然而然地就成了朋友。常常是课上完了,还舍不得走,继续围坐着,品着刚才泡的茶,聊着工作、生活中的琐事。茶桌之上,没有身份的界限,只有共同的爱好和松弛的氛围。这份因茶而结的缘,是课堂带来的另一份珍贵礼物。
如今,每周去阜康茶道学习课堂坐一坐,已经成了我的一个习惯。它像城市里的一个小小驿站,让忙碌的心灵有个歇脚的地方。如果你也觉得生活节奏太快,想找个地方喘口气,或许,这里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一杯好茶,一份闲情,正是我们很多人在忙碌生活中,不小心弄丢了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