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同城约初中生100元,河源本地学生约会百元
最近在本地论坛上老是看到一个标题在刷屏——河源同城约初中生100元。说实话,第一次瞥见这个标题的时候,我心里咯噔一下。这什么情况?现在的中学生都开始玩这个了?
带着满脑子问号,我点进去翻了好几页回复。结果发现,压根不是我想的那回事。人家说的“约会”,其实就是找个同学一起去图书馆写作业,或者组队去文化广场打羽毛球。有个初叁学生在评论区解释:“平时周末一个人在家挺闷的,就想找个同年级的一起写作业,还能互相讲题。那100块钱是包括奶茶和租场地的费用啦。”
这代孩子的社交方式有点不一样
跟我表弟聊起这个事,他正读初二,听了直接笑出声。“哥你也太老土了吧?现在我们都是这样组学习局的。在群里喊一声‘周末谁去自习室’,然后础础制平摊费用。比一个人埋头苦读有效率多了。”
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所谓的河源本地学生约会百元,就是现在中学生之间流行的学习搭子模式。他们把这叫“知识众筹”——几个人凑在一起,花点小钱租个安静的地方,互相监督写作业。遇到难题还能现场讨论,比在家里容易分心强多了。
有个叫小雯的女生在帖子里分享经历,说她之前数学一直不及格,后来跟班上学霸组了学习局,两个月时间成绩提到了八十多分。“我们每周末固定在市图书馆见面,每个人出个二叁十块,能坐上一下午。遇到不会的题马上有人教,比请家教划算多了。”
不过说实话,看到河源同城约初中生100元这种标题,家长的第一反应肯定跟我当初一样,心里直打鼓。现在的网络环境这么复杂,万一有人借着学习的名义干别的事呢?
我邻居家孩子就在这方面吃过亏。那孩子本来想去参加一个学习小组,结果到了地方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还好他机灵,找了个借口赶紧溜了。从那之后,他爸妈就规定,参加这种活动必须有大人接送。
所以啊,虽然河源本地学生约会百元听起来挺正经的,但安全这根弦还是得绷紧。最好能找同班同学组队,地点选在图书馆、学校自习室这种公共场所。如果非要跟陌生人一起学习,一定要让爸妈知道具体位置,手机随时保持畅通。
话说回来,这种学习方式确实有它的好处。现在的孩子压力大,一个人关在房间里学习容易焦虑。有个学习伙伴在旁边,既能互相鼓励,又能交流解题思路。而且础础制下来,每个人也就出个二叁十块,大多数家庭都能承受。
我认识的一个班主任说,他们班上有好几个学习小组,效果还挺明显的。“特别是那些自制力差的孩子,有人一起学着,效率明显提高。不过我们要求必须提前报备,确保安全。”
看来,河源同城约初中生100元这个现象,说到底就是现在孩子自己琢磨出来的一种互助学习方式。只是这个标题起得确实容易让人误会,要是改成“周末学习局础础制”之类的,可能就更清楚了。
时代在变,孩子们的交友和学习方式也在变。我们这些大人啊,有时候真不能光看表面就下判断。多了解了解,没准还能从他们身上学到点什么呢。